婉儿心动。裙下皆湿。不觉手近昌宗。后大怒。取金刀插其鬓曰。汝敢近甘舂。罪当死。六郎为哀求始免。然额伤有痕。故于宫中常戴花钿也。吏部侍郎崔湜以才貌年少私侍婉儿。婉儿有外舍。极亭台之胜。招与宣淫。先通武三思。后通湜。提问庐陵王三思何如。曰庐陵王棱角混蒙。韦皇后笑其食哀家梨不削皮。何能知味。三思故自佳。然亦嫌肉薄耳。问两后选男何法。曰阴虽巨以皮筋胜者不选。问何故。曰人之一身。舌无皮故知味。踵皮厚故履地。女阴纤膜微蒙.天生男子之阴。亦去皮留膜。取极嫩处与之作合。又与棱角使之按摩。幼而蕊含。长面前脱。以柔抵柔。故有氤氲化醇之乐。否则拖皮带秽。进退麻漠。如隔一重甲矣。天后幸男子毕。不许阴头离宫。冯小宝虽壮盛。头锐易离。
六郎棱肥脑满如鲜菌灵芝。虽宣泄而阴头犹能填塞满宫。久而不脱。故惧爱之情。有余不尽。六郎侍寝。后虽衰。仙液犹透重裳也。湜曰。如昭容言。天下优劣岂犹男子然耶。湜少忝官阶。为女子所悦。所遇岂无筑者。然下体亦正难言。往往有交无媾。木木然如瞽人投井。不知何往。尔时徒惫精神。少回味道。天下女子皆然。自蒙昭容恩接后。方知西子毛墙所以专宠六宫者。必别有胜人处。昭容花心揉粹。湜一交接。觉阴头触嫩处。如醍醐灌顶。毛发皆苏。手按昭容后窍。翕翕然跃。便知将宣泄。不敢摇身。俟谷道跃定后。再候意旨。故常得昭容欢。湜亦蒙昭容湛露之恩。深含细吐。山泽气交。次日上朝。不觉疲惫,想世间男子喜干。女子好久。皆如乞丐食猪脂三斗。便道穷奢极欲。真初世人耳。昭容笑曰。卿言大快。然知音甚难。大抵男女交接。如匙之配锁。各有所宜。闻刘妃阴有横骨。非尖劲者不能人宫。卿阴头柔嫩。若遇之不大苦卿耶。天后云。肉重则进佳。棱高则退佳。真解人语。方呢语闻。安乐公主拥驸马武延秀至。颇有所闻。公主褫驸马挥。手其阴夸曰。此何如崔郎耶。昭容曰。宜似六郎。何止崔郎。此皆天后选婿之功。不可忘也。是夕酣饮观拔河之戏。次日为中宗生辰。至午始朝贺。
则天朝张薛并承辟阳之宠。左补阙未敬则上疏切谏。中有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固应足矣。近闻尚食奉御柳模自言。子良宾洁白美鬓眉。左监门卫长史侯祥自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充宸内供奉。无礼无义。溢于朝听。云云。则天劳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赐彩百段。见旧唐书。
则天以贞观十一年入宫。时年十四。永徽五年复入宫。六年立为后。时年三十二(高宗时年二十八耳)。六十岁高宗崩。又窃国二十一年。共八十二岁。史言则天好自涂饰。恒如四十许人。萁天地间大妖也。武瞾杨贵妃年龄。详载识小录卷一。及四卷。
附录-醒世篇
大学衍义卷之三十三
诚意正心之要二
戒逸欲
荒淫之戒
牧誓(武王誓师牧野之辞)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雌也。晨。鸣晨也。)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索。穷也。)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妇。妲己也。)昏弃厥肆祀弗答。(肆陈也。答报也。)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迪。道也。)乃惟四方之多罪通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完于商邑。
臣按。列女传。受好酒淫乐。不离姐己。所好者贵之。所憎者诛之。惟其言是用。受之心既昏于色矣。于是神只当祀者不之祀。昆弟当恤者不之恤。而惟四方罪戾通亡之人崇长信使。俾之肆毒于民。受病之本。皆由昏之一字。故武王两言之。
诗谷风。(邶风篇名)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
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宣姜有宠而夷化之而谷姜缢。是以其民化之。而谷风诗作)
静女(同上)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新台(同上)刺卫宣公也。纳及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
二子乘舟。思及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
臣按。毛氏日。宣公为及取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与朔。
朔与其母诉及于公。令及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
以告及。使去之。及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
贼杀之。及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
墙有茨。(鄘风篇名)卫人刺其上也。公子顽。通乎君母。
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宣公年。惠公幼。其庶于顽。通于惠公之母。惠公之母即宣姜也。)
君子偕老。(同上)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
(夫人即宣姜也)
桑中。(同上)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
鹑之奔奔。(同上)刺卫宣姜也。卫人以为宣姜。鹑鹊之不若也。定之方巾。(同上)美术文公也。卫为耿所灭。东从渡河。
野处漕邑。齐桓公攘戎狄而封之。
蝃蝀(同上)止奔也。卫文公能以道化其民。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
氓。(卫风)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
臣按。邶鄘衡诗分为三国。其实皆卫也。卫宣公夺其子及之妻。而为夫人。于是新台之刺。静女之刺。相继而作。因谗杀子。而二子乘舟之诗作。夫妇失道。国人??之。而谷风、桑中、氓之诗作。宣公卒。而公子顽上鄘于宣姜。而墙茨、偕老、鹑奔之诗又。作再世而至。懿公卒为狄人所灭。而文公立焉。定之方巾与蝃蝀之诗所由作也。始末凡十余诗。而事之次第盖如此。新台之一章曰。燕婉之求。簇溪不鲜。二章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籧篨仰而不俯。戚施俯而不仰。皆恶疾之不能为人者也。燕婉指及而言。谓其为人安且顺也。齐女之来。本惟燕婉是求。而乃得此恶疾之宣公。宣公本无疾也。以其行之恶故名之耳。自是及寿死而国俗败。子顽象之上烝君。母卫君父子之行。皆同于夷狄。卫国之俗。亦沦于夷狄。安得夷狄之祸不乘之以作平。夫夷狄非能灭中国也。以中国自为夷狄。而后夷狄得以肆焉。气类之相感也。求之古昔。盖莫不然。原宣公之初。亦溺于情欲而不能制。尔安知其祸若是之烈哉。然文公一兴。以道化民。而淫奔之俗随变。信乎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也。墙茨一章曰。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二章曰。不可详也。三章曰。不可读也。盖淫荒秽亵。圬人牙颊。言之且不可。况可详之读之乎。夫言犹不可。圣人乃着之于经。何也。善乎先儒杨时曰。自古淫乱之君。自谓密于闺门之中。世无得而知者。故自肆而不反。圣人所以着之于经。使后世为恶者知。虽闺中之言。亦无隐而不彰也。其为训戒深矣。故事国风之诗。经筵不讲。先儒胡安国非之。臣今列此于篇者。欲明人君一以淫浃导其民。则变华而狄。一以道化迪其民。则变狄而华。其机犹反掌。尔若陈株林泽陂等诗。皆为淫昏而作。其祸败往往略同。不能悉举也。
晋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不听。遂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有宠。立以为夫人。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与史苏曰。饮而无肴。(肴俎实也。)夫骊戎之役。汝曰胜而不吉。故赏汝以爵。罚汝以无肴。胜国得妃。吉孰大焉。史苏卒爵。再拜稽首。曰兆有之。(卦兆)臣不敢蔽。(蔽。掩也。)蔽兆之纪。(纪。浃也。)失臣之官。有二罪焉。何以事君。大罚将及。不唯无肴。抑君亦乐其吉而备其凶。凶之无有。备之何害。若其有之。备之为瘳。(瘳。愈也。)臣之不信国之福也。
(不信。卜不中也。)饮酒出。史苏告大夫曰。大有男戎。必有女戎。若晋以男戎胜戎。戎亦必以女戎胜晋。里克曰。何如。史苏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以女进入。曰女。)妹喜有宠。于是与伊君比而亡夏。(比犹合也。)殷辛伐有苏。有苏以姐己女焉。妲已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公以骊姬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史苏曰乱本生矣。乱必自女戎。
三代皆然。骊姬果作难。(事见前)
臣按。史苏曰。有男戎必有女戎。斯言也。古今之至言也。
然谓妹喜与伊尹比。姐己与胶鬲比。何邪。伊尹相汤伐桀者也。
妹喜败桀之德。速桀之亡。是亦伐之也。伊尹伐于外。妹喜伐于内。故以比言之。无妹喜之伐。则无伊尹之伐矣。妲己之比胶鬲亦然。呜呼。人知有边境之寇。而不知有宫闱之寇。坚甲利兵。
兽奔豕突者。边境之寇也。冶容妖色。狐媚蛊惑者。宫闱之寇也。边境之寇扰吾于外。肤革之疾也。宫闱之寇贼吾于肉。腹心之灾也。理肤革之疾易。而去腹心之灾难。臣故曰。史苏之言。
古今之至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