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非洲创业实录 > 第1371章 东水西调(第3页)

第1371章 东水西调(第3页)

而德拉肯斯山脉以西的城市,因为过去东非政策上的限制,远不如德拉肯斯山脉以东。

而前世却刚好反过来,前世在南非统治下,德拉肯斯山脉以西的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金伯利等城市反而经济更加强悍,甚至在世界上都排的上号。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东非这种经济体制对区域展的主导性影响。

不过,现在东非要给南方地区的展松绑了,当初东非限制南方的展,主要是从地缘安全和自然环境两个角度考虑。

地缘安全方面,自然针对的是南非殖民地,虽然南非殖民地实力弱小,但是它背后代表的却是英国这个巨无霸。

但是,到了现在,东非别说南非殖民地,就是其宗主国英国,也不太放在眼里,地缘危机已经彻底解除。

而自然环境方面,南方的唯一短板就是水资源短缺,而现在东水西调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等到东水西调工程完成之后,南方展的最后一块短板也将被补足。

亚尔斯德说道:“这次东水西调也将成为我们水利部在五五规划中的标志性工程,其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方面的大战略。”

四五期间,东非水利的标志工程是大湖区的兴国大坝,将整个大湖的水位提高了将近两米,同时因为兴国大坝的建设,提升了区域的电量,促成了津加市崛起,大幅度提高了大湖区的航运条件。

而东水西调工程,自然而然的会成为水利部在五五规划期间的标志性工程,甚至这个工程够吃很多年,毕竟水利部们的预期是在二十年内完成。

在没有了黑奴以后,东非的工程建设也不可避免的降下来,如果是以往的话,那水利部恐怕会在五五规划期间就完成这一项战略性工程。

实际上,在彻底结束“奴隶”时代的过渡时代,东非经济和社会展,就表现出不少问题。

以前,因为大量廉价黑奴,东非工程完全不怕伤亡人数,怎么快怎么来,所以东非才能在过去半个世纪取得诸多惊人的成绩。

而黑奴彻底被废除以后,东非只能雇佣本国工人来完成各项工程建设,毫无疑问,本国工人的性价比是无法和“奴隶”相提并论。

也就是东非机械化迅普及,才一定程度解决了东非大部分行业的“奴隶劳工依赖症”。

之所以是一定程度上,则是因为有些生产领域,还是廉价劳工更有优势,就比如东非诸多的种植园,很多种植作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最典型的就是棉花和橡胶,棉花采摘依靠人工进行,即便东非已经有相关机械明,却因为种种弊端无法替代人工,就比如机械收割棉絮,不可避免的掺杂杂质。

而橡胶更是如此,橡胶切割只能人工进行,毕竟橡胶来自于橡胶树,且必须在上面划出规则的划痕,实现重复收割工作,目前东非科研人员也想不到能够收割橡胶的机械。

棉花好歹可以研相关机械,而橡胶收割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毕竟收割橡胶不是砍树那么简单。

而其他经济作物同样面临各种问题,但是通过东非政府的总结,那就是“奴隶”是最好用,且几乎全能的工具。

不过,东非既然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除了尽可能研相关机械以外,东非政府的解决办法,还有通过补贴,承包等手段,来维持东非经济作物的种植工作。

这几年还兴起了向殖民地转移相关农业生产的办法,就比如在殖民地种植橡胶,然后再运回本土加工,最后出口海外。

所以,和种植业相比,水利部门这种工程为主的部门,受到奴隶制结束的影响反而比较小,而且因为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其工作效率反而得到大幅度提升。

不过,如果有的选的话,水利部肯定是支持“黑奴”继续使用的,在这一些特殊工程里,还是人最靠谱。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