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平原省
不过,东非显然是回不到奴隶制时代了,而这也导致现在东非很多重要的工程都慢了下来。
亚尔斯德接着说道:“通过区域性调水,使得水资源分配更加均匀,扩张帝国农业和生态的边界,这应该算作开源。”
“而在终端用水区域,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这是节流。”
“我们以南方的三省作为实验区,对区域性调水工程进行实验探索,届时从阿平顿市到金伯利和布隆方丹市,再到奥托市和哈博罗内市,和德拉肯斯山脉东部的新汉堡港市,马普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南方城市群,成为帝国经济新的一极。”
在讨论完节水农业后,东非政府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讨论就是土地综合整治。
而这个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先就是耕作区域的土壤改良工作,其次是牧区的水土保持,最后是生态边界的保护。
国土资源部的伯克利部长说道:“帝国的耕地面积过二十亿亩,但是如此庞大的耕地面积,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
“就耕地区域内的问题来说,不合理的开和使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滑,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越凸显。甚至在部分地区引了相关的自然灾害,例如沙尘暴,扬尘等等。”
“所以针对于此,国土资源部认为,应该对部分不合理的耕作区域进行裁撤,退耕还草,还林,甚至是还湖和湿地。”
除了从生态角度考虑以外,国土资源部同样结合了当前东非经济展的需要,在国际粮食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东非确实没有必要进一步拓展耕地面积,反而应该减少。
伯克利接着说道:“而对于全国的耕地,同时应该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种植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这次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土壤的改良,东非耕地面积虽然庞大,但是土地质量,也就是肥力在世界范围来看并不算高。”
“过去我们虽然也进行过土壤改良工作,但是因为认知不到位,经验缺乏,理论展缓慢等原因,没有获得太好的效果。”
“所以,借助五五规划这个新的经济展期,推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展,就要更加注重科学和实验……”
对于这一点,恩斯特十分赞同,他说道:“过去帝国经济展相对粗犷,为了增和数量,忽视了大量实际问题。”
“而到了五五阶段,我国的经济性质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再粗犷野蛮式的展,不仅对国民经济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为未来埋下巨大隐患。”
“所以,从五五规划开始,我国经济展应该转向精细化,政府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更加全面,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为了经济展而忽视其他问题。”
……
1921年初。
随着东非政府的经济展会议结束后,东非第五次五年规划正式在乡村地区拉开。
而这一次,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从东非的国有农场,种植园等生产单位展开。
自从市场开放之后,东非农村地区也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土地被私人承包,尤其是经济作物方面。
经济作物不好管理,且无法全面机械化,所以很多经济作物种植区,被东非政府租给私人,企业或者农村合作社。
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东非对农村地区的掌控力度大幅度削弱,或者说行政从农业生产领域大幅度撤退。
除了粮食作物,以及部分经济作物以外,东非农业领域的半私有化十分严重,之所以是半私有化,这是因为土地的所有权依旧在东非政府手中。
在恩斯特的理念里,土地这种东西肯定不能完全私有化,也不能完全国有化,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方向,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当然,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土地就是不断在这两个方向内来回摆动,而恩斯特的历史经验自然是从远东帝国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