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小宝。”
绥安六年,秋。
光明殿内,帝将剑拔弩张。
又一次。
往常为政事常有,只是这次实在难看。
为着巡查各州之事,梁安执意请命,赵宴时自然不许。
两人僵持之中,梁安怒火滔天,压不住了。
“陛下!江山岂可儿戏!”
光明殿霎时死寂,群臣跪了一地。
李盏挥退众人。
李不为进退两难,唯有跪在梁安身边。
他压低声音:“将军,那是陛下……”
那不仅是枕边人,更是九重之上的真龙天子啊。
再深的私情,也越不过君臣纲常,实在不该闹得这样难看。
梁安一怔,心里涌上来的怒火转为不知名的悔。
他掌心刺痛,撩开衣袍,端端正正跪在殿上。
“臣,罪该万死。”
“胡言乱语。”
李不为退下。
“谁准你跪下的?”赵宴时冷声斥道,而后轻叹一声,勾勾手掌:“过来。”
梁安起身,乖顺走到龙椅前。
“你若十分想去……”赵宴时无论如何不想说出后半句,他不想,也不肯梁安离去。
“臣知错。”梁安接道,“边州新将如云,无需我挂怀什么。”
他认错极快,赵宴时挑眉失笑,拽过他手腕。
“恼了?”他低声说,“那朕欠梁卿一回。”
这样的争执这些年时有发生,毕竟将军心怀天下,陛下只心怀将军。
满朝文武早已见怪不怪。
太平盛世里,总要有些甜蜜的烦恼。
绥安七年,春。
山河静好,人间清明。
春有长街灯照如昼,夏有孩童戏水溪畔,秋收硕果花香漫天,冬有马蹄踏雪归来。
再无人是棋局上的黑白子,百姓不再是史书的一点墨痕,而成了青天下活生生的人。
绥安纪年,帝与大将军定三国,开疆拓土,重立典制,历足七载,政通人和,法治国富。
太学重振,增设女学、蕃学。
设荐举司,纳布衣贤才于庙堂。
外商泊舟于隋河,两岸琴声日夜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