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这样做的价值?
就是培养人才,当初的黄渤跟高虎就是通过六公主投的微成本电影《上车,走吧》入行的,导演是管虎。
要不是有这样的机制,他们说不得是连入行,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这电影也只是在六公主播出,压根没有进电影院,但对于新人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是他们成功道路上必须经历的新手期。
同样的还有刘天王自己投资的亚洲新星导计划,该计划原打算每期投资2500万港币,次性资助6位来自亚洲的新锐导演。
第一期获得资助的导演龚有6个,分别是:李芸婵(台湾)林子聪(香港)宁浩(内地)头何玉恒(马来西亚)唐永健(新加坡)李乐功(香港)
人鱼朵朵
得闲饮茶
疯狂的石头
太阳雨爱情故事
overtherainbow
这里头最为公众所熟知也最成功的就是以疯狂的石头,开创了内地黑色喜剧这这一品类的宁浩,另外星爷的《功夫》里面戏份吃重的六师弟林子聪也是老熟人。
也正是因为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所以中影才提出了电影发展基金跟内地电影人的扶持方案,只是因为国企跟京圈的特殊构成,这玩意是沦为了京圈那些老爷们的专属,压根没有外面那些人什么事。
就跟很多保障房福利房最后是一些条件收入不错的关系户在住,压根没那些真正需要照顾扶持的穷人什么事一样,很多人对此意见很大。
而协会就不像中影那么离谱了,也不会特地优待华谊,虽然还是有一些猫腻存在,但太体上算是照顾到了各方利益,这也是最近五年是陆续涌现出来了不少优秀电影人,内地电影人才井喷的真正原因。
可以说刘天王在这方面贡献很大,光凭这一点他就称得上是四大天玉之首。
不过公司都是自私的,谁会真的愿意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所以都是捡一些赚钱的项目,甚至是拿电影发展基金当垫子,故意把成本弄得很高,然后用公家的钱给自己赚钱。
这也是内地的很多所谓的大片,成本越来越高的原因。
不把估值做高,怎么用电影发展基金帮自己拍电影,怎么洗钱,怎么用乾坤大挪移把钱都转移进自己口袋。
电影发展基金每年多少钱很好计算,就是电影票价的6%,统计票房是正价,不管打折这些(这6%是必须给的,而且按票面价计算,不接受任何折扣),所以300亿票房,那就是18亿,500亿票房就是30亿,绝对不算小钱。
而且这笔钱是专项资金,只能用于电影投资,连电视剧都不行,一笔一笔都得算清楚,一旦出现问题,可是会被严肃处理的。
但这背后哪能清白一点猫腻都没有,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