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泼墨般的雨水磅礴。
杨文广从军营里出来,校场上已经齐整整地列了五千将士,蓑衣,蓑笠。
今天萧大人冒着大雨,进了军营,在杨文广出阵之前,把一封信函交给他看。
是从特磨寄过来的函件,出自侬夏卿的手笔。
萧知州在上,特磨道酋长侬夏卿顿首:广南贼乱,荼毒生灵。
本酋坐拥特磨,麾下数万之众,然不及侬氏倾国之力,迫于贼中,苟且偷生。
今王师所至,无不披靡,昆仑关下,触溃贼锋。
念皇恩之浩荡,感天地之护佑,王师所至,特磨之内,一兵一卒,不助贼酋。
他日班师凯旋,万望知州大人勿加征伐,侬夏卿感念至深。
居然是侬夏卿主动向大宋示好的信函,承诺只要大宋出兵攻打丝苇寨,必定作壁上观。如此一来,也免了萧注的心头之患。
其实,不管侬夏卿有没有来信,杨文广奔袭丝苇寨已是势在必行。
从那里回来的石鉴和张奉,已经把寨内的虚实,全都告知了萧注,与陈夫人所言,相差无几。
胜负成败,在此一举,广南的数年寇乱,也定能在顷刻之间平定。
万古功业,便在今朝。
杨文广的身上也披戴了蓑笠,却还是感觉雨水不停地从蓑衣下渗透进来。看到了侬夏卿的这封信后,他的心里更多了一份把握。
“出发!”杨文广沉沉地说了一声。
由石鉴当向导,杨元卿和张奉二人各领的五千人马,顿时冲出了军营,消失在雨幕之中。
为了这次突袭,萧注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早在半个月前,余靖、孙沔率领的邕州戍卫尽数而出,陈兵于横山寨下,吸引杨梅的注意力。
杨梅虽然武艺超群,用兵如神,可是面对余靖、孙沔等人的搦战,也压制不住火气,屡屡出战,然而宋军人马众多,几番交手下来,竟是不分胜负。
不过,余靖、孙沔二位将军,并不急着求胜,只是为了吸引她的注意力而已。
如今的情形,已和当初狄青飞度昆仑关时一样,雨水大得隔开五六步,就已经看不清前面的人和物。
这样的天气,正是能让敌军麻痹大意的时候。
面无表情的宋军鱼贯出了答应,只剩下杨文广一个人还立在雨中。
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银牌来,攥在手心。
巴掌大的银牌上,串着一条红线,正是当年杨文广随狄青出击昆仑关前,侬智英所送的信物——从僮人祖神布罗陀那里求来的圣物。
杨文广用力地捏了捏银牌,口中喃喃道:“智英,愿你的在天之灵,祝我马到成功!”
说完,杨文广又把银牌塞回了怀中,跟着众军士后面,出了校场。
横江古道上,前后蜿蜒数里的宋军,谁也没有骑马,冒雨绕过横山寨,直扑西洋江的浅水滩。
浅水滩处,由于大雨,水已经深得没到了人的腰上,水流也比平时更急,不过在岸上驻扎的几十名僮兵,却丝毫也没发现宋军的行迹。
杨文广刚涉水过江,举头眺望。
夜幕夹着雨幕,视线更加模糊。
不过,不远处官道上的宝月关内,还闪烁着像星火一样的灯光。
如果宋军强攻,横山寨和宝月关两处,足以损兵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