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民依靠土地赖以生存,所以倒还安居乐业。
但是因为皇庄的泛滥,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造成了许多的流民。
皇庄是由皇室直接管辖的田庄,是有历史传统的,西汉时侯有“苑”,唐、五代时侯有“宫庄”,宋代有“御庄”等等。
明代的第一个皇庄是在水乐初年,现在仁宗时侯有仁寿宫庄、清宁宫庄、未央宫庄等,不过在当时还是王室拥有的少数宫庄,但是就是如此,也造成了不少流民的产生。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这个核心如果以为自我凝聚是为了保护自己,其实就是因为不断地保障自己团体成员的利益,以至于关闭门户,这自求永续,反而是自找灭亡。
这种自我封闭的过程,最多能维持五、六十年,超过两代、三代,痼疾已成,核心内的领导者就不可能再有开放的意图了,于是,下面三代、五代,上下逐渐脱节,政府功能逐渐失去效率,政府中的官员找不着政府存在的理想,只是借着公权力以自肥,贪渎现象愈来愈严重,就愈来愈失去民心,社会力量无法匡正政治力量,除了决堤以外,别无选择。
在混乱之中,新的朝代出现,又有一些人结合为新的统治群,于是朝代周而复始,由治而乱、由乱而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吃亏的都是老百姓。
如果一个核心团体,足够开放,可以不断吸收新血,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这样的核心不会和百姓脱节,百姓合成的社会力,也可以不断地和公权力对话,将百姓的需要回馈到公权,使国家共同体成为为大多数百姓求安定、谋福利的力量。
兴亡盛衰周期,就可以拉得很长,甚至于不会发生。
盛衰兴亡即使在民主政治之下也会发生,只是时间可能拉得长一点。
国家首要职责,不是发展经济,不是强大军事,而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不被淘汰。
此为国之根本。
秦汉到隋唐之间,常有强人政治,甚至于强人篡位,创立新的朝代,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个朝代都是强人建立的,政权的转移,往往只是在中央感受改变,一般老百姓一睁眼,忽然发现有了新皇帝。
这种改变构成的朝代,国祚不会长,老百姓受到的惊扰倒也不算多,可是这样的朝代改变,往往只在领导中央有一些新人,其中有些人可以感受到老百姓需求,有些人却是只是因为人在权力中心,顺手牵羊、窃取了政权,并没有改变中央的僵化。
宋代以后,篡窃现象几乎不再出现,无论权力核心如何腐败和无效,却没有强人取而代之。
这个现象,有一部分是因为宋代以后,君臣伦理的思想变成儒家的正宗,一般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都不再敢冒天下之大忌,改换天日,只有老百姓实在穷而无告,于是铤而走险,揭竿而起,造成巨大的民变,明代的流寇就是这种例子。
我带领众女西下,他有大批钱财,在西北广阔的土地上,资助那些流民开垦土地,那里土地广阔。
各地的流民知道此事,都乞讨来到这里,就这样,我开创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另一片天地。
争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建造起来的。
过了几个月,碧宁和冷如雪各产下一个婴儿。
碧宁先生的孩子,是一个丫头,我忽然有了后代,高兴的不知所措,那感觉没有孩子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众女看他那么高兴,虽然有些嫉妒二女,但也很高兴。众女请我为孩子取名字,我道:“就唤李宁儿吧!”
及后冷如雪生下一个男孩,我道:“安宁,安宁,就叫李安吧!”我万万没料到,自己的儿子李安的后代还出了个人物,叫“李闯王”……
李府喜气洋洋的当口,却忽然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我等人虽然早有预料,但仍不免一番感慨。
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好皇帝,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公元一四二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由于心脏病突发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被溢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的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一代仁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再说杨盈云和我分别后,远远望着他消失的背影,面露微笑,可是我的背影再也看不见了,杨盈云忽觉怅然若失。
她一下子坐在溪边的岩石上,心潮起伏,许多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不知过了多久,杨盈云喃喃道:“他哭了……男子的眼泪不轻易流,可是因为如此才珍贵啊!他为我流泪了,可是我从来没有流泪过。他说人生有许多的体验我没有经历过,不算一个完整的人生,是啊!我从来没有为谁流泪,这是幸还是不幸?”
杨盈云痴痴地想:“他说只有有了孩子,男人才能称为男人,女人才能是女人。我什么都没有,难道不是女人吗?是啊!我不是女人……”
杨盈云想到这里,忽然觉得身体嘎崩一声,吓了一跳,这才清醒了。
杨盈云醒悟过来,盯着她的身体,忽然泪流满面,道:“我又是女人啦!”
杨盈云陷入到极大的迷茫当中,她千思万想,不能明了,便在附近的山中找到一个山洞,静修起来。
某一天一个夜晚,杨盈云浑身颤动,睁开闭了几个月的眼睛,嘴角挂着微笑,道:“我知道一些感受了,真是奇妙啊!”
杨盈云站起,喃喃道:“我终于可以回山了。”
杨盈云刚踏上通往隐湖的台阶,便听见梵钟响起。
在隐湖小筑的山门前,一个慈眉善目的女道人侯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