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772章 泰西的商贾可能偷朕的钱(第4页)

第772章 泰西的商贾可能偷朕的钱(第4页)

但的确是草台班子,因为不仅仅是广灵县一地,张居正简单的看了户部审计欠税账目,现至少有二三十个县,都是这么干。

“那6安平呢,还继续做他的户房司吏?”朱翊钧有些好奇这个能干的书吏,居然躲过了清汰的大刀。

张居正笑着说道:“现在6安平是主簿了,至于税赋,还让他留存两成,向下分配。”

“留存两成?”朱翊钧坐直了身子。

张居正解释道:“就是维持地方稳定,这官字两张口啊,6安平、收税的衙役、粮长、里正,在朝廷看来是吏,对于百姓而言,就是官,不把官喂饱,他们是不会尽心做事的。”

“也省的他们巧立名目,钻空子财,激化官民矛盾了。”

“两成田赋不算多,可这人心啊,贪心不足蛇吞象,就怕两成也喂不饱,继续朘剥了。”朱翊钧有些担心的说道。

两成的田赋,真的不算多了,如果用两成田赋换酷吏衙蠧不继续催科逼税,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真的不算亏。

大明现在税赋主要构成是官厂营收上交、煤铁烟专营利润上交、钞关抽分和关税,这些统称为商税,万历十四年的商税,已经高达189o万银,占大明财政收入的54%,而农税的比例,正在累年下降。

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烟草专营,本来户部预计只有二十万银,但最后上交的利润过了三十万银,毛呢官厂第一年还在赔钱,第二年才收支平衡,第三年上交的利润才两万银不到。

不出十年,烟草专营的收入,真的可以填平军费支出。

也就是朝廷现在有钱了,不在乎这点,否则6安平这返点的税,还是要催逼追欠的。

“陛下,山外两府,大同府和宣府,民风是有点剽悍的,6安平刚开始做也是铤而走险,要不然下乡收税的衙役,怕是也好过不了,弄出民乱来,广灵县上上下下全都得出事。”张居正对这个倒不是特别担心。

要是能,6安平早就自己揣腰包里,还能‘返点’?都是民风剽悍给逼的,这也是一种官民博弈后形成的共识,只不过在税法中以留存的方式,合法化了。

大明每个县有每个县的情况,展情况不同,税法执行的也不同,大明不是每个县衙,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政令也要因地制宜,考虑地区展差异。

朱翊钧晃着摇椅,笑着说道:“那倒也是。”

“先生啊,马上就要万历十五年了。”朱翊钧看着窗外,略显有些失神的说道。

万历十五年,大明彻底走向衰亡的关键节点,张居正的所有新政,在这一年被彻底废除,大明向着深渊滑落,再也无法阻挡。

“臣愚钝。”张居正有点不是很理解的说道:“前日又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把整个淮河以北,全都覆盖了,明年不会有蝗灾旱灾,臣觉得明年,仍然是欣欣向荣的一年。”

张居正看不到任何值得担心的地方。

朝鲜战场,戚继光掌握着牢牢地主动权,摁着倭寇给京营锐卒刷经验;李成梁没有拥兵自重,辽东开拓了近五十万亩田;绥远部分沙地都恢复了生态,不再飞沙走石;

羊毛产量再次升高,卧马岗修路也在筹备,关西七卫在有条不紊的恢复;

云南正在准备修条路到老挝,精绝盐,可是水肥重要的添加物;大明在海上的开拓,依旧如火如荼,甚至总督府的制度也在完善之中。

张居正认为,万历十五年,依旧会是快展的一年。

“没什么,就是感慨下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眨眼,朕登大宝之位,已经十五年了,回头看这十五年,朕问心无愧。”朱翊钧打了个懒腰,依旧愣愣的看着窗外呆。

“陛下圣明。”张居正再俯,他稍微看了会儿,现陛下真的就只是呆,便坐下,继续处理手中的公文。

朱翊钧的确在呆,他在看王夭灼带着朱常治、朱轩姝在朴树下堆雪人,朱常治戴着狗皮帽子,脸冻得通红,堆着堆着,也不知道谁先起的头,就打起了雪仗。

王夭灼训斥的声音响起时,朱翊钧露出了一个笑容。

从全楚会馆出来,大明皇帝再次开始上磨,前往了北大营慰问军兵,前线牺牲的军兵家眷,朱翊钧登门拜访,询问家眷们生活的难处;从军营离开后,朱翊钧去了十王城,见到了迁入京师的藩王。

日暮时分,他又在皇家理工学院,接见了祭酒、学正。

回到通和宫,朱翊钧也没歇着,把潞王朱翊镠叫来,狠狠的骂了一顿,潞王府的万国美人,闹出了点幺蛾子,今年送到潞王府的一个波斯美人被冻死了,不是朱翊镠玩死的,他还没那么的暴虐,是万国美人宫斗,断了这美人的煤。

朱翊钧训斥,主要是担心朱翊镠有什么危险。

“陛下,戚帅军报。”冯保将一封塘报放在了桌上。

羽柴秀吉带着三万人从忠州撤退到了釜山,而且墩台远侯探闻,羽柴秀吉八成要转进本土。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