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山东,不管是上层的统治阶级,还是中层的官吏士族,其实都知道曹操进攻关中的部队已经被打得七七八八,撤下来的兵卒也是士气稀烂。据说曹操身边的那些大将,也死的死,伤的伤……
以上种种,可以说曹操确实是在这一场战斗当中,损失巨大,并且实力大减!
而现如今的问题,就是对于骠骑军接下来要如何处理。
是依旧判决骠骑为贼逆,还是一举否决原先的审判,然后执行迟到的正义?
士孙瑞转述的崔琰策略,就等于是给了一个台阶。
用曹操以及曹军血肉做出的台阶。
如果在寻常时刻,曹操肯定不能同意,但是现在不是曹操一直都没露面么?
如果说改判骠骑为功臣,那么原先的丞相自然就成为了罪人,然后割了曹操的肉去喂骠骑,顺带着大家也跟着喝点肉汤……
毕竟现在骠骑实在有些凶残,不多点肉,恐怕未必喂得饱他。
如此处理,好处自然是有的,反正就可以将罪恶都推给下面的人,就像是小偷偷钱,犯错的是小偷的手,跟小偷这个人没多大的关系。这虽然在逻辑关系是明显的狡辩,但是在法理上是成立的。个别员工,临时工犯的错,怎么能让整个公司来承担罪责呢?
曹操这个丞相,也没说是世袭罔替的啊,所以也不过就是大汉王朝的临时工罢了。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出了事,临时工来顶缸,也是基本操作。
顶多天子刘协再出一个面……
不对!
刘协眯起眼来,凭什么他要出面道歉?
这计策,是崔琰想出来的,然后崔琰一直都不说,到了荆州出现了险情,士孙瑞找上门去,才说出来,是为了什么?
然后,士孙瑞现在一副老臣已经尽力了,老朽已经做了所有应该做的事情了,还请陛下做主,拿个主意,全凭天子定夺的态度,又是为了什么?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有些明白崔琰和士孙瑞的意思了。
可问题是,这『判决』如果是刘协自己来下,那么刘协就失去了脱事外的地位!
将来曹操不能重新爬起来,倒也罢了,万一曹操重新崛起了呢?
或者说,就算曹操不能崛起,他临倒下之前,狗急跳墙呢?
士孙瑞看见刘协沉吟不语,就是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也猜测到了刘协的顾虑。士孙瑞心中不由得有些后悔,觉得为什么要来趟这浑水?天子刘协扛不住这责任,难道他一个名义上的国之三老,就能扛得住?
『陛下……若是……』士孙瑞缓缓的说道,『听闻鲁肃鲁子敬……自从关中归来后,多有赞许关中举措之言……』
刘协闻言,眼睛一亮!
鲁肃?!
这倒是个合适人选!
……
……
鲁肃离开了关中,但是在许县并没有马上就回江东。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大汉王朝的斗争焦点都集中在了当下斐潜和曹操之间,眼瞅着这争斗就要有一个结果出来了,鲁肃当然不可能在这结果即将出来之前,就离开许县。
这个结果,说不得关联到了大汉,也包括江东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更为深远的枯荣兴衰,早一天知道,自然是早一天的准备,如果说回到了江东,说不定等到骠骑军兵临大江的时候,江东才恍然北方已经变了颜色?
和在关中无人问津,冷冷清清的态度不同,在许县之中,鲁肃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方面是就算是江东背刺了曹操,那也是曹操的痛苦,和其他山东士族又有什么关系?另外一方面是如果说真的骠骑兵临中原,和江东重臣交好的话,是不是还有一条退路?
所以不管怎么说,现在和鲁肃七大姑八大姨扯上些关系,终归是没什么坏处。
请客,喝酒,歌舞,学外语。
鲁肃这几天也比较滋润。
啊,西域的小娘子,真是润啊……
在宴会之间,免不了会有人问起关中见闻。
鲁肃也就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