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大汉百姓摸摸兜,现自己良心多不多,并不一定清楚,但是一定清楚自己兜里面没钱。
士孙瑞就是如此,他希望崔琰多讲一讲良心,可是崔琰却不谈良心的事情,而是转头提出了新的建议,现在既然到了审判的关键时候,那么谁缺席,就判谁出局吧!
崔琰的这个办法,比起士孙瑞原先的打算,自然好了很多。
似乎谁都得到了利益!
除了缺席的曹操。
士孙瑞一听,嘿,有道理!
所以在政治当中,就连桌案上的茶水,都是陷阱!
喝多了茶水,就会想要去更衣吧?
然后前脚出去更衣,后脚就开始表决了,『我看那某某某就很不错,堪当大任……』
『不错,不错,很不错!』
『就他了!』
『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就他勇敢的挺身而出……』
『……』
崔琰看着士孙瑞的表情,又是加上了一句,『如今大汉四边安宁,也是骠骑之功……我等中原内乱之时,骠骑不顾身家性命,北上平灭鲜卑,又是开拓西域……此乃于过有功,足可堪当大任!若是如此功臣亦不为赏,何来公义之言,安抚臣民之心?若是将来边疆再出变故,又是何人堪用?』
崔琰见士孙瑞神色,知晓其猜测到了自己几分谋划,但是现如今局势已是如此,他也不害怕自己的谋划暴露了,『一家苦,总是好过万家悲!某也是为了大汉这万年基业!莫非……有人为了一己私欲,罔顾大汉万万年?!』
士孙瑞吸了一口凉气,『若是……若是骠骑……不就此位……』
崔琰笑而不答。
士孙瑞起初还有些疑惑,但是仔细想想,心中猛然一闪,然后瞪眼看向了崔琰!
怪不得崔琰现在要辞官不做!
原来如此!
这家伙!
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骠骑依旧不依不饶,那么就可以等同于是摆明了要大逆于天下了,这几乎就和骠骑一贯以来的所作所为违背!那么在关中,在山东,以及在更远的地区,会不会还有人坚持站在骠骑一边?
三国历史里面,不管是孙大帝还是刘大耳,在实际上已经是地方土皇帝了,依旧要等到曹丕先搞事情之后,才改了名号,除了是分庭抗争之外,更重要的是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曹丕纵然搞了什么禅让,三拜三请等等,但是依旧要舍弃了他老爹的策略,全面和士族豪强媾和,推行九品中正制,分润政治权柄给那些支持他的地方士族豪强大户……
而且还是在三国已经相互残杀了三十年,大汉威信已经彻底崩塌之后!
所以如果骠骑拒绝了崔琰这个提案,所引出来的后果,恐怕也会是宛如惊涛骇浪,铺天盖地一般的席卷整个大汉!
就像是当年的董卓……
恍惚之间,士孙瑞甚至不清楚自己是怎样告辞了崔琰,又是怎么出的崔氏的院子,直等到坐上了车,摇摇晃晃之下,才猛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崔琰这是在利用他!
『竖子!安欺老夫?!』
……
……
政治权谋,差人一截,就是低人一等。
士孙瑞进了皇宫,拜见刘协。
不管怎么说,大汉还没有大辫朝代的对于臣子奴化的压迫,像是士孙瑞这样的老臣,不仅是不需要跪拜,而且还可以在大殿上有一个位置,平日里面行为托大一些,也不会有人挑刺。
士孙瑞将在崔琰之处的情况,一一和刘协说了。
刘协皱眉。
虽然说刘协之前没上过庭,但是缺席审判这个事情么,还是多少可以触类旁通的……
这确实是一个好点子。
可是为什么之前崔琰就不提呢?
刘协看了一眼士孙瑞,忽然有点明白了。
这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