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857章 继续准备(第2页)

第857章 继续准备(第2页)

这位同志很会抓重点嘛,高振东笑了:“好,多长时间?”

又算了一会儿:“保证四个月!尽量提前。”要说搞技术的同志,就是稳。高振东很是满意:“好,那我就谢谢你们了。”

听见他的话,防工委和空军的同志对望了一眼。

“但是我希望能得到更好的设备工作环境,我希望除了必要的设备之外,这个套件的空间尽量都留给我们。”搞转播的同志道。

高振东点点头:“这个没有问题,你们是最主要的,我们搞制导的同志会协助你们完成工作,搞弹体结构的也会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向你们倾斜。”

说完,高振东手往滑翔套件的示意图上指了指:“你最担心的天线问题,你们可以布置在这里。垂直尾翼弹起之后,在套件头部与尾翼之间拉一根天线,这就是你们的天线,这个尺寸,应该够用了。”

高振东不是没想过把天线做在机翼上,但是紧贴着导体布置天线,这就是在玩极限了,哪怕有绝缘也不行,还是用斜拉天线吧。

在相控阵成熟之前,对于天线的尺寸,那是相当有要求的,给他们弄一个比较长的尺寸,想来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嗯,可以可以。”

“至于功率的问题,这一次用银锌电池,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电力方面照顾你们。”银锌电池用来做充电电池可能差点儿意思,但是用来做一次性电池还是很不错的,不考虑价格的话,比铅酸、镉镍、镍氢都强,容量高体积小,要不然早期的电雷也不会用这玩意了。

而这个套件,明显是不太考虑价格的那种。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春雷厂的同志们连忙把这话记下来,嗯,这个东西用银锌电池。

高振东的承诺,让搞电视转播的同志非常高兴,这下基本上是稳了。

——

雪域高原某地,一些战士正在训练。

“怎么样?顶得住不?”看着一名战士的脸色和状态,他的排长连忙问他。

“不得问题,就是有点点个脑壳疼,还算顶得起。”战士坚持着,回答得有些艰难。

“头疼?”再看看他的呼吸和脸色,排长下了命令。

“来两个人,把他送到医务室去吸氧。”

他心里很清楚,一般的头疼,这名战士根本不会提起来,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既然他都提起头疼,那说明情况很严重,结合他其他的状态,绝对不能再继续。

战士摇头:“我不得事,我还可以坚持嘞!”

“这是命令!整训时间还有,我们刚从西南高原上来没几个月,最终一定能适应这里的环境,但你不能急,懂了吧?”排长一边下令,一边安抚。

这是从西南高原调过来的野战部队,西南高原没有这里高,但是想来适应的度,会比平原地区的强。

而且西南高原山多,这两个省驻扎的部队,对于山地作战是有优势的。能和早就适应当地环境的边防部队尽快的衔接配合,其装备和训练也更偏向此次的目标一些。

地大物博的含金量再次上升。

差不多同时,雪山机场上,戒备森严。

除了空运的高射炮之外,还有一些地空导弹。

几名指挥员正在塔台里等待着什么,一边等,一边聊。

“有了高炮和红外空空弹改的近程地空导弹,机场的要地防空最内两层算是解决得差不多了,可惜雷达中高空弹上不来。”

红外空空弹射后不管,有了配套雷达后反应度又被大大加强,到了地上也还有6~7公里的射程,3公里的射高,加上在海拔36oo米的雪山机场上,防空效果已经算是不错。

高振东和导研院搞出雷电-3之后,导研院也没闲着,这么好的东西,只用在天上怎么行?上天、入地。

6o-8o年代,之所以很少用红外弹做地空或者舰空弹,是因为这些货有个大毛病,不能打迎头。

就算是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可是只能放马后炮的防空方式,也实在是太过于抽象,因此很少有用来做防空弹的。

诶,巧了,雷电-3能打迎头!所以顺理成章就被拿来当近层防空和要地防空使了,这东西射后不管忒好用,射程虽然不远,但总比射程只有它一半的便携弹强,而且这东西有个好处就是没那么大。

“s-75太大了,的确是有困难,不过不用太担心,有便携防空导弹做内层的补充,雷达加上战斗机做外层防空,我们一定能完成机场的防卫任务。”另外一名空军的同志回答道。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