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有理由怀疑他们查到的这几个盗铸者只是幕后之人抛出来的替死鬼而已,于是他让人继续往下查,结果没想到这一查,查到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头上。
被刘彻派去调查此事的人原本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结果查到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头上后,立马就蔫了——
他只是想查个案,立个功而已,并不想掺和进皇家的阴私里去啊啊啊!
然而想不想已经由不得他决定了,况且既然已经查到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头上,那么他也只能够跟刘彻实话实说。
毕竟总不可能替二皇子和三皇子瞒着。
于是得知此事的刘彻就让人去请二皇子和三皇子。
三皇子大概是做贼心虚,所以和二皇子一块拜见刘彻的时候神色就有些不自在了。
刘彻看了一眼,心想就这个胆量也敢干坏事儿?
“说吧。”刘彻将手中的竹简扔到二皇子和三皇子的面前,“到底怎么回事?”
二皇子有些诧异,虽然他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听到刘彻的话,还是下意识地捡起其中一个竹简看了起来,而一旁的三皇子则是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还没有捡起竹简来看,整个人就已经慌到不行。
“三弟你……你竟然让人传小九的闲话,还往我身上泼脏水?”二皇子一目十行地看完竹简上的证词后,一脸难以置信又愤怒地扭头盯着三皇子,他道,“我和小九究竟有什么对不住你的?”
三皇子还没有来得及看竹简上的内容,但是一听到二皇子的话,他就知道东窗事发了,脸色唰的一下立马就白了,他抬头看向刘彻:“父、父皇……”
刘彻道:“我也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
“儿臣……儿臣……”三皇子犹豫着要不要随便找个理由糊弄过去,但是考虑到刘彻并不是一个能够被随便糊弄的爹,三皇子只能够实话实说,“儿臣其实只是想要一个好一点的封地……”
三皇子早就听闻刘彻有意将邑蓟赐给他当封地,邑蓟位于北境,紧邻匈奴,民风彪悍不说,还土地贫瘠,跟齐地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三皇子自然不愿意了,得知刘彻将洛阳赐给小九做汤沐邑之后,他就有意想要激起二皇子对小九的嫉妒,逼他对小九下手。
因为昔日王夫人想让刘彻将洛阳赐给二皇子做封地,然而刘彻却以洛阳为天下要冲之地,既有武库又有敖仓而拒绝了王夫人。
三皇子有把握,只要二皇子对小九下手的话,刘据知道了肯定不会绕过他的,他们俩一对上,他就可以从中浑水摸鱼了。
但是让三皇子没想到的是,他都已经好几次想挑起二皇子对小九的嫉妒,结果他愣是不上钩。
于是在年后得知小九被人传闲话后,三皇子一个冲动就干脆把事情往二皇子身上引,然而没办法事情没有照着他想象的发展不说,他还被揪出来了。
“父皇,儿臣知道错了。”三皇子直接在刘彻的面前哭了起来,其实早在动手之后他就有些后悔了,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
刘彻被这个蠢儿子给蠢笑了:“你说你,你想要一个好一点的封地就不能直接跟我说?”
“请父皇息怒!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一旁的二皇子脸上依然有怒色,但是心底里却松了一口气。
第70章他把你的崽养死啦。
070
三皇子是真的后悔了,别看他从知道刘彻将洛阳赐给小九做汤沐邑之后就开始谋划着从中挑拨离间,使得鹬蚌相争,好让他这个渔翁从中得利。
但是等真的实施起来,三皇子就心生退意了,一方面他觉得事情办得太仓促了,容易露出马脚,另一方面他又担心事情一旦败露,那么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三皇子很清楚,虽然他也是刘彻亲生的,但是跟小九和二皇子他们比起来,他在刘彻那儿的分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就像三皇子自己想的那样,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既然已经开始了,那么再后悔也没用,只能够硬着头皮在一条道路上走到黑,那时候他心里多少有点侥幸的——
三皇子觉得自己这一次说不定能成功,说不定能得偿所愿,退一万步讲,即便太子殿下和二皇子都不上钩,他也不一定会被查出来。
过去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三皇子都是靠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撑下来的,然而一听说刘彻有请,三皇子就有点撑不住了,等听到二皇子的指责后他更是直接溃不成军。
在此之前,三皇子根本不知道干坏事居然这么挑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看着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的三儿子,刘彻心想,在此之前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居然这么差。
认真说起来,三皇子有上进心——姑且算是上进心吧——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来“上进”,刘彻实在是觉得不可思议。
不开玩笑地说,想办法讨好他都比想办法挑拨离间他两个兄长要有用得多。
刘彻看向一旁面带怒色的二皇子,问他:“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皇子以为刘彻是想让他对三皇子的所作所为以及刚刚的认错发表想法,他想了想然后道:“父皇,三弟这么做固然不对,但是儿臣看他有悔过之心,而且看样子他应该也只是一时糊涂,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儿。”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原谅他一次?若是他以后再犯的话,那再一并处置?”
平日里因为嫉妒二皇子,所以三皇子对他向来是看哪儿哪儿不顺眼,但是现在听到二皇子的这一番话,三皇子觉得简直如同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