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我,恶女,只想造反 > 8090(第5页)

8090(第5页)

鲁正男:“正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一代打不过,就下一代去打,辈辈代代总能回家。”

他们身上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感染人心,亦或许对于华国儿女来说,那种不服输是刻在血脉里的传承。

当天晚上陈皎在鲁家庄借宿,她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鲁东荣了。

鲁东荣瞧着这个年轻的女郎,想起当初她来怂恿自家孙子搞种粮培育的情形,心下不禁生出几分感慨。

二人坐在屋檐下,各执麈尾扇驱赶蚊虫。鲁东荣年事已高,望着暗下来的天色,说道:“听说朝廷里的高官被你们杀了个一二干净,何苦来哉?”

陈皎摇麈尾扇道:“这世道,铁打的世家,流水一样的天子,不杀干净,等着被那些世家摆弄吗?”

鲁东荣没有吭声。

陈皎淡淡道:“鲁公你在官场几十年,朝廷是怎么腐败下来的心知肚明。南方混乱的根源不在天子,而在门阀世家一手遮天。

“当初我们打进京城,宫廷巍峨,里头处处奢华,世家府邸亦是如此。可是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闵州民乱声势浩大,其实百姓很容易安抚,只要能得温饱就能老老实实。

“但朝廷给不了,收刮的民脂民膏全喂到世家大族的嘴里了,若再让他们把控朝政,那淮安王府就会变成下一个傀儡。你说这样的世家大族,养着有何用处?”

鲁东荣严肃道:“你杀光世族,到底还要用人。”

陈皎:“无妨,眼下各州都能正常运转,屁大点地方,养那么多人来干什么?”

鲁东荣被噎得无语,他是不赞同把世家斩尽杀绝的,但陈皎所言那些也确实存在。她算是把腐烂的根儿全部剜掉,再把底层的寒门填入进去,假以时日,确实能一改官场新面貌。

两人坐在屋檐下唠了许久,尽管他们隔着巨大的鸿沟,但在议政上是能说到一起的,因为都盼着南方强大起来,将来有资格逐鹿中原。

这是所有汉人的梦想。

之后数日陈皎走访乡邻,体察民情,小问题有,但大方向是良好向上的。这已经很是不易了,毕竟政令需得一层层下达,当地算是执行的不错的。

盛县的粮食产量足以证明种粮培育的重要性,陈皎书信给崔珏,让他催促便宜爹派人来实地考察,把农学做起来。她已经掏了好些年的腰包,也该让州府自己承担了。

那封信函送至京城,崔珏细细阅了好几遍。他手持麈尾扇,看向外头的绿意盎然,等会儿余奉桢要来,同他商议商议。

约莫茶盏功夫后,余奉桢才过来了,嘴里念叨今年比去年要热得多。

崔珏起身行礼,余奉桢还礼,“九娘子来信,说起怀安郡的粮食,普遍要比其他郡的粮多两三成。”

余奉桢听说过鲁家庄的种粮培育,不客气道:“是向州府讨钱银了吗?”

崔珏失笑,“九娘子说她在魏县的食邑全都砸进了种粮培育里,也该让州府接手了。”又道,“崔某以为,农学事关百姓饭碗,若鲁家庄培育的种粮确实能提高粮食收成,州府理应扶持。”

余奉桢哭穷道:“文允是有所不知啊,这两年频繁打仗,实在耗钱银。”

崔珏摇麈尾扇,笑道:“去年杀世家,不搜刮了许多填充府库吗,想来这点银子州府是不缺的。”又道,“与朱州一战是迟早的事,若能把朱州十五郡收过来,我大惠州也算有实力与许州一较高低了。”

余奉桢捋胡子,“许州那缩头乌龟,给他胆量也不敢冒出头来。”

崔珏:“他们愿意偏居一隅,我惠州却不甘愿,有朝一日,必当剑指中原。”

余奉桢:“中原十二州尽数被胡人占领,想要夺取回来可不容易。”

崔珏没有答话,如果没有陈九娘在背后推动,或许现在的惠州仍旧偏居一隅,断然不会有如今的朝气。

州府里的这些人到底刻板了些,农学事关百姓生计,无人重视。所幸科举能顺利推行,这些都是利国利民之策,是彻底改变旧朝廷制度的创举。

最终陈皎也未能讨到多少钱银,但好歹陈恩松了口,愿意拨款下放到盛县,甭管多少,也算是开了一道口子,毕竟便宜爹是出了名的抠门。

夏去秋来,日复一日,京中太平,各州也按部就班。

若无意外,眼下京中那帮人是不愿意再起冲突的。他们虽然收编了不少兵握在手里,甚至已经能与朱州抗衡,但能不打仗就尽量避免。

陈恩行事素来讲求一个沉稳,会算计得失,在不能赚得利益的前提下,是决计不会动兵的。

同样,跟朱州对峙也不会轻易发兵。

以往陈皎行事激进,这回安分许多,因为近两年惠州发展得迅速,又频繁征战,消耗极大,需要缓一缓,把重心放到民生上。

这是州内大部分人的想法,崔珏亦是如此。

哪晓得人算不如天算,次年长平郡那边生出一起事故,原是朱州的官兵在长平郡□□,跟惠州兵发生冲突。

双方火拼,朱州那边的官兵被打死六七人。长平郡太守没把此事处理好,导致朱州发兵攻打,该郡连夜求助惠州,继而引发郑威做出回应,出兵援助。

两州官兵在长平郡互殴,当地百姓如惊弓之鸟四散逃离,战事就这么稀里糊涂烧了起来。

那是暮春时节,当安京的陈皎接到急召说长平郡发生战事时,惊得目瞪口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