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的。”俞慎言道,没有表明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黄典籍呷了口?茶,叹着气道:“高?侍郎折腾这一出?,落个什么好。”朝野上下?背地里谁不骂他几句,啐他几口?。
俞慎言笑笑,没有回应。
黄典籍也瞧出?来在他面前说这些?,除了发?发?牢骚没什么用。
现在陛下?支持推行新?策,刚开始实行,哪有这么快放弃的。
一壶茶喝完,有两位同事从外面回来,他们四处奔走托关系,虽然官凭文书没下?来,大概也知晓自?己的去处。像黄典籍这般,史馆也算独一份。
没多会儿,官凭文书就送来了,黄典籍调任鸿胪寺任主簿。
黄典籍无?悲无?喜,只感慨一句:“马上诸国使臣进京朝贡,我是不能如在史馆内清闲了。”-
新?策推行,俞慎思不用再去户部,却还是在当值的时候见到高明进,或者偶尔被安排个差事,还要朝户部跑一趟。
不仅他,俞慎言自?从升迁为修撰后,在御前当差也常见到高明进。
所幸他不用搭理此人。
夏去秋来,今科进士们的长假也结束了,该回京的回京,该去地方就任的去地方,该等吏部任派的继续等着。
榜眼郑槐、探花温巽,直接授官入翰林院。朝考后程宣亦进翰林院,黄朔因其在算学和对户口?、田赋方面偏好,恰逢新?策提出?之际,考入户部。汤获、萧臻、夏寸守留京,去了六科和行人司。夏寸守任户科给事中。
论起夏寸守这个户科给事中,还有一段缘由。朝考后太子偶然见到他的名字,想到去年在南原省时自?己身边的六郎被他怒怼哑口?无?言,后来几日相处,认为此人性情耿直中正,这个位置适合他。
户科给事中是个“位卑权重?”的位子,掌稽核财赋,规谏、补阙、拾遗,注销户部文卷等事-
夏寸守此次回乡成了亲,还将母亲从舅舅家接出?来,如今带着母亲和妻子一同入京。
一家人入京不便再住俞家,入京前托俞慎思给他寻个小院子。
京中寸土寸金,夏寸守又素来节俭,家中没有营生,适合的小院子不好找,最后又转托李帧帮忙。在俞宅隔壁的坊寻了一个小院子。本来是一个大院子,房主将其辟成两个小院子,自?家住一处,隔壁租给旁人。
院子虽小,却干净整洁,三口?人住着还算宽敞。
夏寸守成婚,俞慎思几位要好的同窗没有喝上喜酒,回京后闹着让他补他们一顿酒-
不仅夏寸守,这次金榜题名的年轻进士,好几位成亲或者定亲。
这日休沐,俞慎思去妙悟书肆“讨债”。
几个月前她?将念念的儿童小故事书交给书肆刊印上架售卖,因为宣传到位,供不应求,后来又加印几次,销售一空,甚至还推到了附近的州县。
如今也该算钱了。
掌柜将账册拿给他瞧,“三少爷,此书单独列了个账册,你瞧瞧可有出?入。”
去掉各种成本,最后盈利千余两。
李帧从外面回来,见到账册,笑道:“三少爷准备利润全拿走?”
俞慎思放下?账册,笑问:“李老?板准备拿多少?”
“五五分账。”
“你怎么不抢?二?八,你二?我八。”
李帧冷笑,“你才?是抢!我让一步,四六。”吩咐掌柜去取钱。
俞慎思立即喊住掌柜,“我不同意!姐夫,你好意思连我朋友的钱都狠心赚。”
“就是你朋友,我才?给面子的。若是旁人想让书肆印书,哪里有分账一说?”李帧说完,又调侃道,“你也说是你朋友,又不是自?家人,我为何有钱不赚?我是生意人,不是活菩萨。”
俞慎思翻他一眼,这本书从何而来,旁人不知道,李帧猜也能猜到出?自?谁之手。自?己宝贝儿子爱不释手,翻看好几遍,天天催着问画画的姑姑什么时候画新?故事。
“三七总成吧?你还真要赚人家姑娘的钱?三成就当辛苦费。”俞慎思也做出?让步。
李帧给掌柜示意去支银两,“此姑娘的画风一看就是出?自?你之手,是你所教。我瞧白大人也挺喜欢你的。”
从哪里瞧出?来的?
白尧似乎对熟悉的人都这般态度。相比他,白尧更?喜欢俞慎言,才?会牵线让表侄女?嫁给俞慎言。
对他,白尧最近跟防贼似的。
当初书印出?来,他亲自?送去白府想交给念念,告诉她?这个好消息,最后连念念的面都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