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千轶失笑:“那你刚才说魏夫人那些……”
“女子擅营生?的?人不多,作为官家?夫人,抛头露面?挣钱的?更?少。”春喜说着实话,“在京城,魏夫人那点嫁妆只出不进,不会够花。回徽州一样被人指指点点,不得不看人眼色。没有几?个人能扛得住这样的?日子。”
春喜反问自家?小姐:“小姐,你以前说过,人过什么日子,年?幼时是家?里?人决定的?。年?长后,是自己造就的?。这事难道不应该魏夫人自己决定如何应对么?”
苏千轶彻底清醒,在床上坐好。
她细品春喜的?话,很肯定:“我以前真是能说会道。”她朝着春喜笑笑,“既如此,先?看看魏夫人如何做,再说别的?。”
苏千轶见都没见过这位魏夫人,也不知?道魏大人的?为人到底如何。夫妻小家?之间的?事,闹出来已少见丢人,哪里?会事事告知?旁人。
她现在想这件事,当真多余。
苏千轶穿鞋:“起了。今日出不了门,去书房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书。”
春喜提醒自家?小姐:“小姐,你昨天外出,今天要先?给夫人和老爷认错呢。”
苏千轶对着春喜眨了眨眼,很快意识到今日之事全是她昨天出去造的?孽。她虚弱又试图回到床上:“乏了,我再睡会儿。”
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春喜伸手:“小姐,吃点喝了药再睡。”
苏千轶:“……”真是造孽。
第36章
“我爹娘知?道你不容易。”魏夫人不知道哭了多久,哭得眼眶肿得睁不开,鼻音沉重,头脑昏沉。即便到了这种地步,她还在试图和自己夫君魏俊讲感情。
徽商很有名气,因为守信,因为团结。
以至于常人听到徽州人,下意识会觉得这些人不论贫穷富裕,总归是诚信之人。魏俊当年识字念书科考时,就是受了先生恩惠,年纪轻轻高中秀才后,也知?恩图报,多?帮衬着?自家先生。
若不是有才能,不可能入翰林。
如此青年才俊,娶妻不算难。魏夫人出嫁时没要多?少彩礼,嫁妆却半点没缺。她知?道笑着?等她的郎君,会在雨下为她撑伞,会因思慕在窗口?探头。
他会在她生病时,亲手替她煎药熬汤,替她出门?买好?吃的糕点。
他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们初到京城,什么都陌生。”他第一回见那么繁华的京城,才知?道原来真随便走?两?步就能撞见官员。她第一回见那么多?贵气的女眷,才知?道她丰厚的嫁妆到京城算得上微薄。
中进士,入翰林。
他们要租房,出行要马车。俸禄尚少,各种开支大头全是她拿嫁妆在补贴。好?在日子有盼头,没过几年俸禄涨了,她也不需要再掏嫁妆。
可京城太繁华了,要是真花钱,哪里能止住。
贵女一个簪子便是几十两?,布匹贵的要十两?。春去?秋来,想要攀上那些?有家底的权贵,总得要让自己有些?门?面支撑。他总是这么说着?,于是钱最终没能积攒下来多?少。
“从?徽州到京城,一步步走?来。我整日想着?你主外,我主内。我们此生此世已是光宗耀祖,没有辜负两?家爹娘祖上期待。”魏夫人没了辱骂的心思。
骂魏俊能怎么着?呢?
当年陌上公子,书生意气,如今蓄了胡,出门?便打着?官腔。她说着?过往,才发?现曾经喜欢的那个书生,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消失了。
留下来的,是她曾经看不上眼的那类人。
“你要到花阁来,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你总说官场也要与旁人结交。觥筹交错,是一种情分。”魏夫人扯了扯嘴角,“但你万万不该拿我的嫁妆。”
她的那些?嫁妆,一部分留着?她往后老了用,一部分要留给女儿,当女儿嫁妆。
想起女儿,她眼泪再次流下来。
她懒得去?擦,花阁的人却主动递过来手帕,轻轻按压她脸上泪痕。不能多?擦,再擦是要擦破皮了。
魏俊脸色难看。
他求学为官多?年。在徽州,人人觉得他天?赋异禀,注定是一代?贤臣,早年对他亲切后来对他殷切。当他到了京城,科考入翰林,旁人对他也是客客气气。
入翰林者,谁都可能将来入内阁。翰林,是权势的通天?塔。
谄媚和客气,是下对上。区区一个刚入翰林院的官员,在京城里对谁都要低一头。
他在京城没有根基,想要在翰林站稳,必然?要和翰林那些?官员有所来往。喝酒吃饭送礼,有时喝得烂醉,腹中难受,深感步履维艰。
这些?是一个女眷能理解的吗?她即便理解,能替他受这份苦吗?回到家中,无非是听她说一些?柴米油盐,听些?钱财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