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劝道:“公子生在咸阳,长在咸阳,身边人说的都是秦语,习的是秦字,您学楚国字无益啊。”
扶苏反问:“怎么没?有?学了楚国的字才能看得?懂楚国的书?,我不仅要学楚国字,还?要学齐国的、燕国的,七国的字我都要学会!”
这倒不是他?在蒙骗李斯,扶苏是在说真的,他?正准备将七国的知识都学一遍,反正这辈子他?好像变聪明?了不少,记忆力都比上辈子好。
比如楚国字和楚国话?,因为在楚夫人身边耳濡目染,一年多的时间就?全会了,想?来将六国的全都学会,也费不了什么工夫。
虽然六国终究会被灭,他?学的这些早晚也要扫进故纸堆里,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用,但扶苏可没?忘记他?爹还?有一项‘丰功伟绩’,焚书?坑儒在后面等着呢。
坑儒这事儿他?不知道实情?,直到他?穿越前,还?有人就?秦始皇坑杀的是儒家?学子还?是如徐福一般的方?士而争论不休,一直没?吵出个结果来,扶苏也不好下结论,但焚书?可是真的。
除了医学、占卜、种植相关,其他?的书?民间都不得?私藏,若见到有人私藏《诗经》《尚书?》之类的就?必须要烧毁,六国典籍被焚烧者无数。
那么多书?!都被烧了!扶苏想?想?就?觉得?心?痛。
为了防止这种暴殄天物的事情?发生,扶苏决定先把那些失传的书?都搜罗过来,改成大篆版本的,自己先私藏一份,若是将来历史重演,至少还?能将书?都传下去。
当然了,这只是最坏的打算。
焚书?看似压制住了六国遗民,控制他?们?的思?想?,实际上分明?是加速了他?们?的反叛,这种失智的政策,扶苏决不允许它出现第二次。
由于扶苏这话?说得?太坚定,李斯竟然无法反驳。且既然长公子已经说了,不止楚国字,六国的字他?都要学,那么李斯也就?没?什么顾虑了,果断将《诗》换成《楚辞》讲了起来。
李斯每讲几句,扶苏就?问一个问题,问楚国有多大、楚国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楚国有什么好玩的?
李斯不疑有他?,只当扶苏是真的好奇,毕竟生母是楚国人,因此对楚国有些好奇也是情?有可原,于是就?细细回答了他?的问题。
“楚国东起大海,西至巴蜀,北接……楚国秋天来得?很晚……”
几次问话?之后,李斯甚至开始主动讲起楚国的种种,这必然绕不开楚国特有的丝绸和稻米。
讲到丝绸时,扶苏点点头说:“我知道。”
他?低头双手抻起衣裳下摆:“这些都是用楚国丝绸做的。”
然后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父王说这些都是姚大夫送的,很漂亮!”
扶苏出生那年,姚贾刚从楚国拜访(坑蒙拐骗)回来,不仅为秦国带回来一车车的粮食,还?送了扶苏一车的上好丝绸做满月礼。
姚贾从李园手里拿到的丝绸,确实都是上好的,这点出身楚国王室的楚夫人最清楚,所以这一车丝绸都被她拿去给?扶苏做衣裳了,连嬴政都没?分到。
郑柳曾经劝过,虽然王上将丝绸都赏赐给?长公子了,但夫人您就?这么坦然收下了,一匹都不给?王上留,是不是不太好?
楚夫人漫不经心?:“王上富有整个大秦,还?能缺区区一匹丝绸?不用留。”
郑柳被这个回答噎住,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劝,好在嬴政根本不在乎这点小事,于是那一车丝绸就?都归扶苏了,做衣服做鞋面,用到现在都还?没?用完……
不过这都三年了,再好的丝绸也要开始褪色,就?算用不完,明?年也不会再用它做衣服了。
不过,颜色的暗淡一点也不影响扶苏感受到姚贾的心?意,尤其在得?知姚贾送这一车丝绸是因为他?坑了李园(楚国王后的哥哥),顺便坑了整个楚国,居然让楚王自己将楚国的经济龙头给?搞死了,扶苏每次想?到这里都会忍不住笑出声。
要知道六国里就?属楚国最难打,现在楚国自我阉割,简直是上天都站在他?们?秦国这边,由不得?扶苏不高兴。
也因此,扶苏对姚贾可谓印象深刻,上辈子对姚贾唯一的印象就?是来自《战国策》中的“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是一个深得?秦始皇器重的使臣。
等听说了李园被坑得?一脸血的事之后,扶苏瞬间理解他?爹了,这任谁有一张金卡会不器重啊。
扶苏摸着自己的衣摆,表情?中满是对姚贾的喜爱与?欣赏,明?明?自他?‘记事’起就?没?见过姚贾,提起‘姚大夫’时却不见一丝生疏,想?来就?是这一车丝绸的功劳。
这姚大夫可真是好福气。
因为官职不显没?什么积蓄,送不起一车丝绸的李客卿默默想?道。
不过酸不到两秒,李斯想?开了,长公子连这点小事都记得?,可见是个念旧情?且知道感恩的人,这样的人若是能成为君主,当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幸事。
只要他?坐稳老师的位置,未来必然就?不用愁了。
楚国的丝绸行业被姚贾这么一搞,直接变成一滩死水,不需要关注,扶苏更感兴趣的是楚国的稻米。
除了楚国之外,其余六国吃的都是粟麦和菽,只有楚国地理位置独特,种的是水稻,吃的是白米。
味道好也就?算了,这玩意儿还?是一年两熟,养活楚人无数。
若不是楚国湖泽众多,一到夏日?就?发水,大水之后又会爆发大旱,一年还?不知要多收多少粮食。
若真是那样,楚国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量将会是个极为恐怖的数字,靠着人海战术都能将其余六国打得?再也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