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乾咳一声道:“德祖兄,此话就不要跟其他人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哈哈,仲达多虑了,世子是有大胸怀的英主,这点小事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杨修大笑道。
司马懿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还是小心为上吧。”
“仲达,倒是有一件事,我想让你帮我个忙。”
“德祖兄但说无妨。”
“我想让叔父劝劝父亲,毕竟二人同朝为官这么多年,当年还曾在太学共抄《公羊传》,有同窗之谊,说不定叔父的话,父亲能听得进去呢?”杨修轻嘆一声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德祖兄放心,我会如实告诉家父的。”
“那就多谢仲达了—“”
此时,曹家书房內,庞统不由自主的轻嘆一声道:“世子最终还是没有撕破脸啊?”
曹轩苦笑一声道:“先生,你莫怪我懦弱,实在是现在时机未到,
科举若此刻推行,等於断了世族子弟的举孝廉的生路,我若此时將科举法拋出来,那就触了太多人的逆鳞,於大局无益。”
庞统拨弄著火盆里的炭块,火星溅在他掌心的老茧上,烫出个淡淡的红点。
“世子的顾虑统明白,世人皆道乱世用重典,却不知重典之下必有死士。
这是许都周边郡县举孝廉的名录,统让人查了查,去年新普的孝廉里,有十七人连《孝经》都背不全。
如此庸才,若放到地方上,岂不是祸国殃民?”
“那先生的意思是?”曹轩皱著眉头问道。
“当年商鞅徙木立信,不过是根三丈木桿。
世子可曾想过,用件小事先试试?”庞统意味深长的说道。
“怎么试?”
“世子可在许都重开太学,而太学的招生方式便是考试,只要通过考试便可入太学读书,世子以为如何?”
曹轩点了点头道:“可以一试。
另外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法,先生觉著如何?”
庞统指尖轻叩桌案,摇了摇头道:“摊丁入亩可稳民生根基,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能削士族羽翼,但此二法如双刃剑,若此时强推,恐让世族將矛头直指世子,反成阻力。
依统之见,还不如先实施均田法进行过渡呢?”
听了此话,曹轩立刻摆了摆手表示反对道:“不行,改革之大计必须在咱们这一代人完成,若扔给后世子孙,恐怕將是个更大的麻烦。
当年王莽搞王田制,想慢慢来,结果如何?土地兼併越演越烈,反让绿林赤眉得了民心!”
“世子莫要误会,统只是想借均田之名,行清丈之实。
世子可知,许都周边郡县的田契,有四成是虚田实契?豪强用十亩地骗来百亩的官,若不先清丈田亩,摊丁入亩便是无本之木。”庞统笑著回道。
“清丈田亩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但不能借均田之名。”
“世子,如若下令,不可隨意售卖朝廷发放的田亩,违者严惩,您看这样如何?”庞统继续问道。
曹轩轻嘆一声道:“先生想没想过?若百年之后,国富民强,人口疯狂增长,国朝的土地不够用了,那又该怎么办?”
“世子是说·需为后世预留拓土之基?”
“不是这么容易的,均田令不是长久之计,土地的问题关乎天下万民,我们还得慎之又慎,为今之计,只有先限制土地兼併,至於其它事,我们再徐徐图之吧。”
“世子所言甚是。”
“中原土地终有饱和之日,但若能让子民目光投向更远处”曹轩望著眼前的舆图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