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后宫的行踪,淑妃都时时留意着传向宫外;江南那边,高家也在笼络其他世家,手上握有兵权的方家不愿联姻,就在暗中给方家使绊子。
连红花油那事,也查出是淑妃的手笔。
只是萧景明一直没能想通,高家为何非要谋反?
他的龙椅坐得还算稳当,这些年也励精图治,大晟被他治理得很好。高家在江南已是名门望族,淑妃身居四妃之位,又还年轻,后宫只有大皇子一个男丁,淑妃生下自己的孩子来,谋得储位也不是不可能。
何必要谋反呢?
虽未能得知原因,但诛了高家的九族,萧景明心里也算安稳。
他一向觉得,这是他这个皇帝明察秋毫,才能发现萌芽于摇篮之中,守下这祖宗传下来的江山。
现在看来,却是江书鸿一步一步引导他发现的?
他仍不死心地试探道:“淑妃也算恶有恶报,叫皇上发现了高家谋反,全族都没落得个好下场。”
疏雨却语带崇拜道:“还不是娘娘您设了崔掌案的局,才叫皇上发现了不对劲?”
萧景明只觉一阵头晕: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宠着的“天真烂漫”的江氏,竟比谁的心思都深;而他自以为的英明神武,全是一个女人设计的结果!
他的世界天旋地转,眼前的流萤和疏雨逐渐模糊,在二人的惊呼声中,直直向后倒了过去。
。。。。。。
江书鸿此时正在想萧应婳的事。
她知道萧应婳的壮志,也知道她的无奈。萧应婳的天赋不仅在诗书经纶之上,骑射更是不逊同龄男子,加之对兵法深感兴趣,最适合她的地方就是疆场。
萧景明也有意向叫她去边疆,不过不是去做将军的,是去做和亲公主。
比起付出兵马粮草,冒着不一定能打赢的风险,只是派出一个公主,去那边安安稳稳当王后,便能保边疆安宁数十年。
这是桩划算的买卖。
只是江书鸿和萧应婳都很困惑,如果无论怎样都是要派她去的,派一个王后萧应婳去,为什么就比派一个将军萧应婳去要更好呢?
若只是为那些兵马粮草的损耗,打服蛮夷所带来的收益与之相比,却是值得付出的。
萧景明给萧应婳的答案是:“叫一介女眷上战场,我大晟是没男人了吗?”
“在军中与将士同吃同住,行伍几年回来嫁人,懂规矩的世家,谁还愿意要你?”
江书鸿不能苟同这个解释,她决定传萧应婳来问问,若她心意已决,她愿给她这个机会。
只是还没唤严禄平去传萧应婳,他先自己进来禀报:
“皇上,雍和宫传来消息,贵妃娘娘晕过去了。”
江书鸿心头一紧,却听严禄平一脸喜色道:
“奴才恭喜皇上,娘娘是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