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从侧门走入几位抱着琵琶以及琴瑟的歌妓乐师。
她们衣着朴素但整洁干净,脸上施着薄粉,看着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与灾民的憔悴截然不同。
丝竹声响起,是轻柔婉转的曲调。
歌妓开始吟唱,内容可能是些风花雪月或太平词令,崔羡好有些听不真切。
这柔靡的乐声和歌声,彷佛已然飘荡到了,充斥着隐忍悲痛的灾城上空,显得异常刺耳和荒诞。
它仿佛一层薄纱,试图遮盖住外面真实的苦难,营造出一种虚假的,令人作呕的“太平”氛围。
而本是上位者坐在主位的少年夫妻,却听不动容,这些声音落在他们的耳边,只觉如同钝刀子割肉,比窗外的寂静更令人窒息。
李茂脸上堆满笑容,亲自上前,谄媚地为谢杳斟酒,谢杳垂头一看。
酒液清澈,香气扑鼻。
他没做什么回应,只是一双桃花眼笑着深切,但仔细看,似乎有些笑不见底。
“殿下和夫人,一路风尘仆仆,实在辛苦了!下官深知二位心怀黎庶,此来必是为解洋州倒悬之急。下官与阖城官吏,此次定当全力配合!”
说着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显得推心置腹。
“只是……这灾情实在惨重,非一日之寒。这知府里留下不少亏空烂账,加上洪水无情,府库也是空空如也啊。赈灾一事,千头万绪,处处都要用钱,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观察着谢崔二人的神色,继续道。
“不过二位大人放心!下官就算砸锅卖铁,也必定想方设法筹措钱粮!只是……这上下打点,疏通关节,安抚流民,重建堤防,桩桩件件都离不开银子。若朝廷的赈银能早日足额拨付……”
他话意未尽,崔羡好和谢杳已然意识到他话外的意思。
不过是哭穷,再推脱,最后还想要再打探朝廷那笔钱。
少年将酒盏抬起,一饮而尽,话里带着醉意。
“李大人的忧愁,本殿下当然知晓。”
他笑意盈盈,连带着一张俊面都浮着桃色。
以为有戏,李茂连忙跟上喝了一大杯,然后说。
“殿下辛苦,日后洋州重建,还要仰仗殿下众多,下官听闻殿下在京城很是喜爱听歌赏曲,稍后宴席结束,殿下可要随下官去听听曲?”
听到此话,少年伪装的面具有些破碎,尤其是在“听闻殿下。。。。。。”后,他眼眸的墨色涌起,带着慌张。
他眉间紧蹙,刚想开口拒绝,却感受到袖口那股力道变大,还拽了几下。
表情停顿,他打消了拒绝的念头,转而看向少女的方向。
少女原本微垂的头抬起,眼框瞬间微红,眼中迅速蓄起一层薄薄的水光,显得楚楚可怜。
她此时拉扯着夫君的衣袖,语气带着千般委屈和哀求。
“郎君你。。。。。。”
马上意会到崔羡好突如其来的“戏”,谢杳默契地跟上,他带着些许力道的手将少女拉扯的动作打断。
面上浮现一丝不耐烦,随即迅速整理,又变得笑语盈盈的表情答应了李茂的邀请。
全部都看在眼里,李茂举起杯,笑容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