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能料到呢?
*
当谢迟的死讯传回上京城时举国轰动。
在将近年关时,竟传来这样一个噩耗。
皇上下令这七日举国上下为其吊唁。
天下大丧,举国同哀,禁宴饮,禁娱乐,禁喜事。
想来他想让天下记住这样一位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将军。
定远侯府上下一片凄哀之色。
纸钱似大雪纷纷洒落。
李观砚来到凤栖宫时,正逢婉禾端着药碗出来。
“我母后她……”
婉禾摇了摇头,“皇后娘娘她伤心过度,眼下喝了药已经睡下了,殿下改日再来探望吧。”
定远侯与其夫人早死,谢迟是谢之桃抚养长大的,早已视为己出。
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如何能不伤心。
李观砚静默良久,然后转身离去。
他开始反思自己,如果他没有放沈宿雨走,或许两国之间不会那么快开战,谢迟也不会死亡。
街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
走在回府邸的街道上,他神情恍惚,内心涌上酸楚的陌生的凄凉。
不是那种铺天盖地的难过,而是缓款的,夹杂在呼吸里的阵痛,每分每秒,像一直被一百只小虫子蛰。
不是钻心剧痛但也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忽视。
可能是因为此刻他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什么叫做生死,什么叫做永别。
所以连痛苦也是格外温和的。
可能直到有天他去相留醉喝茶,照例坐在靠窗的桌前,照例上了两盏茶,在看到对面空空如也的座位时,他才会懂得。
又或者是又是一年初雪,他在凤栖宫赏雪,灯火阑珊之处,才恍然发觉自己早已孤身一人。
可能连一场雪都能激起他内心的雪崩。
在上京城所过之处,大街小巷,皆有他的影子。
儿时一起玩耍的样子还历历在目,清晰鲜明。
于是在自己察觉之前,便先泪光闪烁。
他与谢迟自幼一起长大,早便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参与了,融入了对方的生命。早便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于是泾渭也难以分明。
世人千万,好友三四,知己一二。
却再也遇不到第二个谢迟。
他回到东宫时,发现院子里派人栽的那棵梅树已经谢了。
太匆匆。
他突然就很想喝酒,把自己灌醉。
这样痛苦和彷徨便都追不上他。
谁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以后再见沈宿雨又是何种情景呢?
连逃避都是一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