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重回灾年给老妈完美童年[七零] > 第 21 章(第1页)

第 21 章(第1页)

成刚离开后不久,一个秋日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村口那条黄土小路染成温暖的金红色。

一个挺拔的身影,背着鼓鼓囊囊的旧布包,踏着厚厚的尘土走了回来。

正是出海大半年的杨立业。

海风和烈日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古铜色印记,眼神却愈发沉静、锐利。

他没有先回自己那个冷清的家门,而是脚步一转,径直走向了王君家那熟悉的、飘着炊烟的小院。

方文静正弯着腰在院角喂那几只咕咕叫的芦花鸡,夕阳的金光温柔地勾勒着她忙碌的身影。

她似乎心有所感,一回头,猝不及防地,正撞进杨立业那双深沉眼眸里。

“回来了?”方文静的声音带着轻颤,手里的鸡食盆差点滑落。

“嗯,回来了。”杨立业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他放下那沉重得勒进肩膀的背包,目光胶着在她脸上。

这半年来,方夏荷淘换来各种稀奇古怪的偏方草药,捣碎了敷,熬成黑乎乎的水洗,加上时光这味最好的良药,文静脸上那片狰狞的“火烧云”,终于渐渐褪去了当初的赤红,沉淀成一片柔和的淡粉色印记。

杨立业回来之后的日子,成了方家小院里最忙碌也最踏实融洽的时光。他要把这大半年缺席的力气都补回来,自然而然地成了方家最可靠、最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壮劳力。

翻修那摇摇欲坠的猪圈,劈好足够烧一冬的、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禾垛,爬上房顶给王君仔细修葺漏雨的瓦片,挽起裤腿跳进泥水里帮方文斌侍弄自留地里的庄稼。。。。。。

他沉默寡言,只知埋头苦干,手脚却麻利得惊人,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头。

王君坐在门槛上,手里纳着厚厚的千层底,眯着眼看着这个从小在她眼皮子底下摔打着长大、如今像村后那座山一样沉稳可靠的后生。

她停下手里的针线,对着旁边摘菜的方夏荷努了努嘴,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立业这孩子,实诚,靠得住,心里有秤。”

杨立业提亲那天,选在一个天高云淡、空气里飘着成熟庄稼香气的晴朗秋日。

他换上了一身浆洗得发白却熨帖平整的旧军装,一手拎着两瓶用红绳仔细捆扎好的、镇上打来的散装高粱酒,一手提着一刀肥瘦相间、油光锃亮的五花肉,在媒人喜气洋洋的陪同下,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了王君家那洒满阳光的小院。

他的话语笨拙而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无非是保证会用尽全力对文静好,让她过上衣食无忧、受人尊重的日子,句句都砸在泥土地上,带着泥土的分量。

方文静躲在里屋那洗得发白的蓝印花布门帘后,听着他掷地有声、毫无修饰的承诺,脸颊上那片淡粉色的旧痕,被新娘子般娇羞、滚烫的红晕覆盖,一直烧到了玲珑的耳根,心跳如鼓。

不久后,一个同样晴朗的日子,方家小院里挤满了道贺的乡亲。

没有喧天的锣鼓,没有奢华的排场,只有几挂清脆的鞭炮炸响,空气里弥漫着饭菜和香烟混合的浓烈气味。

方文静穿着王君和方夏荷熬了几个通宵赶制出来的、簇新的红底碎花棉布罩衫,乌黑的头发难得地梳得整整齐齐,别着一朵小小的红绒花。

杨立业则穿着他那件洗得泛白却依旧挺拔的海魂衫,胸口别着一朵小小的红花,两人在乡亲们的哄闹和祝福声中,对着堂屋墙上贴着的红双喜字,向王君深深鞠躬。

婚礼办得简朴却温馨。没有大操大办,就在自家院子里摆了几桌。最特别的,是杨立业请来的司仪——村里教书的知青周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