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二十一了,我还回去念啥书呀。”林建华摆了摆手,“你要是还想念,我们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的,我自己就算了。”
明年的冬天,一纸文件签下来,就要恢复高考了,林建华不知道,赵小霜却不想让他放弃这次机会,她只好顺着林建华说:“对,我还想读书,小舅,咱们一块去川阳市吧。”
“川阳市?小霜,咱们从来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呀,人生地不熟的,你咋想着去那呢?”
赵小霜吃完了最后一口烧饼,擦了擦嘴角的渣子:“川阳市的经济好,能挣更多的钱,小舅,我们不会一辈子在林家庄里种地的,大舅和妈妈可能不理解,但是我知道你能理解,人往高处走,我这几天忙完就去川阳市看房子,我要去川阳市读书。”
林建华年纪小,他也可以理解赵小霜的“雄心壮志”,只是,他们一直都在村里,贸然出去,真的能挣到钱吗?在林家庄生活尚且费劲,更何况是八十公里以外的川阳市呢。
赵小霜没再多说,眼看着下午人逐渐变少,她又去附近买了一些白米白面,起身和林建华往收音机厂去了。
等到六点下工,工人们才陆陆续续从厂里出来,卖到八点,差不多卖掉半背篓的东西,赵小霜明天还得一大早去钢铁厂里准备食材,所以两个人也没有再留,骑着车回林家庄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小霜就起床了,她把自己做的红油底料和一些调料粉装好,又带了两罐桂花蜜和茉莉蜜,林建业不放心她一个人天黑着骑车,也起床穿衣服,骑车送赵小霜去钢铁厂。
到钢铁厂的时候天刚刚蒙蒙亮,钢铁厂已经布置得非常热闹了,几个工人踩着梯子在大门口挂上“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的横幅,影壁前边还摆了盆栽的花。
赵小霜没有多停留,她让林建业先骑车回去了,自己则急急忙忙地奔向食堂后厨。
好在安厂长非常靠谱,她要求的食材都已经准备好了,大鲤子鱼为了新鲜还用清水养在盆里,猪肉肥的、瘦的、肥瘦相间的都准备得很充足。张宝恩师傅今天也来的特别早,赵小霜负责领导的饭菜,食堂师傅们今天也还要做职工们的饭菜,而且要比平常多做两道肉菜和汤,所以食堂师傅们没一会儿也陆陆续续过来了。
赵小霜洗干净手,把辫子盘起来戴好帽子,系上围裙,整理得干干净净以后,就开始炼猪油了,炼猪油比较费时,但现做出来的油滋啦会更脆更香,所以赵小霜没有提前炼。她照例选择了水炼猪油的办法,这样的猪油炼出来像雪花膏一样白净,后续用来炒菜做汤都不会影响菜品的色泽。
这边猪油慢慢炼着,赵小霜又开始和面,她用不同的比例,做出来两种面剂子。一种是玉米面比较多的,一种是高粱面比较多的,这两种面发酵以后吃起来口感不同,放在席面上颜色也不一样,一个黄一个红,交错着放也好看。
猪油炼得差不多了,面剂子也发酵好了,赵小霜没有来得及去山里找野荠菜,黑市也没有买到,所以她今天把馅料改成了豆角猪油渣和酸菜粉条猪油渣,豆角焯过水切碎,和猪油渣碎一块翻炒调味。酸菜粉条都提前泡过洗过,切碎和猪油渣拌在一起,加一点葱姜和调料粉,最后加两勺猪油搅和均匀,粗粮团子的馅料就准备好了,包好以后放进笼屉里醒发一会儿,等快到中午的时候,用热水蒸个二十来分钟就可以上桌了。
砂锅豆腐和冰豆花都要用到豆子,外边能买到的豆腐赵小霜不太满意,所以只好自己磨豆浆做豆腐了,好在需要的不多,她找了两个厨房里年纪比较小的帮工,帮她磨好了豆浆,过滤煮熟,点上了盐卤,不一会儿,豆浆就凝固成了豆腐花,赵小霜按人数把豆腐花舀进碗里,放到后厨的冰柜里降温。剩下的豆腐花静置一会儿,表面盖上纱布,用重物压着,把多余的水分压出去,豆腐花就变成了更紧实的豆腐,用来炖砂锅刚刚好。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赵小霜又开始准备菜,红烧肉她准备加一些板栗进去,这些板栗是赵小霜前几天刚在山上捡的,吃起来有一股额外的香甜味儿,因此赵小霜准备把土豆红烧肉换成板栗红烧肉,板栗比土豆还要难熟,要焖更长的时间,所以先做板栗红烧肉。
赵小霜先用热锅把几条五花肉的皮烫过,再用刷子把表面刷干净,这一步主要是为了把没夹干净的猪毛烧干净,同时也能去掉猪皮的异味。
处理好的猪肉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放进锅里煎到两面微焦出油再捞出来,用锅里的油炒一个糖色,把五花肉块再倒进去,和香料一块翻炒出香味儿均匀地沾上糖色,这个时候倒上没过猪肉的热水,开始焖煮,想要红烧肉软烂入味儿,最起码也要焖一个小时左右。
这个空档赵小霜也没有休息,她把萝卜丸子炸出来,红薯拉皮做好泡进冰凉的井水里,毛肚、豆芽、蔬菜都提前焯好水,这个时候就已经是上午十点了,赵小霜能隐约听到外边的大喇叭在放音乐,这个年代的播音设备基本是全损音质,所以赵小霜只能听到嘈杂的动静,一点也听不出来到底在放什么歌。
她把鲤鱼捞出来,快准狠地把鱼敲晕,再利索地把鱼肚子剖开,去掉内脏、鱼鳃,面不改色地用流动水把鱼鳞刮掉,把血清洗干净,改花刀,旁边的张宝恩师傅看了,也不免对这个小姑娘有了一丝“敬佩”。
红烧肉炖煮了一个小时以后,已经隐约有了丝丝的香味儿,赵小霜把锅盖打开,把提前煮好剥好的板栗倒进去,继续焖煮。
赵小霜看了一眼时间,赶紧先把凉菜都用料汁拌起来,分盘摆出去,又跑回后厨把鱼裹上淀粉炸熟,把野菜团子上锅蒸上,毛血旺的调料下锅炒制。
四个凉菜六个热菜一个主食一个甜品,一个人做其实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又是蒸又是炒又是炖又是煮,一般人还真做不过来。好在赵小霜已经有充足的经验,而且她前几天已经把所有的菜需要的食材、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列了出来,提前在纸上“演习”了一次,已经把做菜和上菜的时间都规划好了,整个流程交叉有序地进行,没出一点岔子,赵小霜一个人简直就成了一个厨师团队。
糖醋萝卜丸子最先上桌,这个时候活动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有几个领导先进了食堂,赵小霜等了一会儿,看人差不多齐了,把板栗红烧肉和干烧鱼端了出来,干烧鱼的酱香味儿一下就吸引了不少人,食堂也把杂粮饭端了上来,红烧肉软烂滑溜,肥肉的部分肥而不腻,进嘴里一抿就化了,肥腻的油脂被板栗吸收了,吃肉的时候能尝到板栗的香味儿,吃板栗的时候,又能尝到肉的香气,配上杂粮饭一口闷,那味道简直绝了。
赵小霜上完菜,又回后厨把毛血旺、猪油炒青菜和砂锅豆腐白菜做好,找人把这些菜和猪油渣粗粮团子一块端到了桌上,这次的席面就基本上结束了。她也终于能喘口气,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了。
后厨的人也差不多做完了饭菜,几个人都聚在一起准备自己吃饭了,赵小霜赶紧起身,招呼大家和她一块吃饭,赵小霜一开始做的时候,就每个菜都多做了一些,她在后厨少不了麻烦人家,前几天她来这边明显能感觉有人看不惯她,毕竟招待领导这个事儿本身就是“肥差”,拿着采购证,买东西都非常方便,大家都以为会交给食堂内部的人来做,结果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不认识的年轻小姑娘,换谁都会不服气。
赵小霜可以理解这些人的情绪,因此也就更加感谢这两天愿意帮她忙的张宝恩师傅和几个年轻的师傅,她把做好的菜都摆盘放桌子上,招呼大家一块吃,几个帮过她忙的人率先坐下来开始吃,张师傅忙了一上午了,也已经饥肠辘辘,他直接和几个人一块坐下来,就大口大口地吃上了。本来几个背后说赵小霜闲话的人,看大家吃得这么香,肉香味儿又一直往他们鼻子里钻,也没忍住过来夹了几筷子红烧肉,拿了粗粮团子吃。
这一吃,几个在背后嚼舌根子的人一下就安静了,为首的一个中年男厨师,他前几天还“信誓旦旦”地和其他人说赵小霜肯定是找了关系,还不知道怎么得到这个机会的。就今天上午,几个人还凑在一块说闲话:“一个年轻小姑娘,能有多好的厨艺?谁知道是不是私底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咬下粗粮团子的第一口,几个人的脸色就变了,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粗粮团子,一般的粗粮团子舍不得放肉放油,里边加点野菜豆渣子,吃起来又喇嗓子又噎得慌,味道也寡淡得很。而赵小霜这个团子表面光滑不说了,吃起来也绵软柔润,配上豆角的蔬菜香和猪油渣的油香,比国营饭店的肉包子都要好吃!
这下几个人无话可说了,都默默地在一边吃着饭,而赵小霜这桌子就热闹多了,西顺县的人基本上都没吃过毛血旺和麻酱拉皮,毛血旺虽然很辣,但大家都抱着尝鲜的心态,不一会儿就吃空了。整个后厨欢声笑语,一时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