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你来得正好。”田辉笑着招呼他坐下,“我正想找你聊聊改革的事。”
“田部长,这是我们东方集团的初步方案。”陈奇递上文件,“我们希望能为这次改革出一份力。”
田辉接过文件,翻看了几页,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你们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前瞻性。”
“其实我们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的。”陈奇微微一笑,“电影产业要发展,必须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体制。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希望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你说得有道理。”田辉点点头,“不过,你们这个合资制片公司的模式,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肯定会有人反对。”陈奇坦然承认,“但只要能证明这条路走得通,就值得尝试。”
田辉沉吟片刻,最终合上文件:“好,我会认真考虑你们的建议。不过,你们也要做好准备,这场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明白。”陈奇点头,“但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有人带头往前走。”
离开田辉办公室后,陈奇立刻赶回集团,召集团队继续完善方案。
与此同时,广电大楼内,孙晓正在向几位高层汇报工作。
“陈奇那边已经提交了方案。”他语气平静,“他们的核心是合资制片公司和国家级影视基金。”
“这倒是有点意思。”一位副部长笑了笑,“不过他们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理想归理想,但他们确实抓住了市场的脉搏。”另一位部长点评道,“如果操作得当,或许真能打开新局面。”
“问题是,他们会不会借此机会垄断资源?”孙晓冷冷道,“一旦让他们掌控了影视基金,其他人就没机会了。”
“那你打算怎么应对?”副部长问。
“我们得推出自己的版本。”孙晓微微一笑,“在保留国有制片厂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适度引入市场机制。”
“也就是说,你要搞个折中方案?”
“没错。”孙晓点头,“既要体现改革精神,又要守住底线。”
会议结束后,孙晓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他低声说道,“让他们准备好,接下来会有一场硬仗。”
京城的冬天愈发寒冷,寒风呼啸,吹得树枝摇曳不止。而在广电系统内部,关于改革的争论也愈演愈烈。
几天后,广电总局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邀请了包括陈奇、孙晓在内的几位核心人物参加。
“这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主持人开场便定下了基调。
会议一开始,孙晓率先发言:“我们主张在现有体制框架下推进改革,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不是一刀切地推向市场。”
“但我认为,如果不彻底打破旧有格局,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进展。”陈奇毫不退让,“合资制片公司和影视基金的模式,在国际上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我们应该大胆尝试。”
两人你来我往,争论激烈。
“你们的方案听起来很美。”一位部长质疑道,“但如果资金被少数人掌控,会不会形成新的垄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设立监管机制。”陈奇解释道,“影视基金由国家和企业共同管理,项目评审公开透明,确保公平竞争。”
“可这样一来,审批流程会不会变得冗长?”另一位部长皱眉。
“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由业内专家和政府官员组成。”陈奇胸有成竹,“效率和公正性可以兼顾。”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散会后,陈奇走出会议室,迎面碰上了孙晓。
“看来我们理念不同。”孙晓微微一笑,“不过,谁能说服上面,谁才是赢家。”
“胜负还未可知。”陈奇淡淡一笑,“让我们拭目以待。”
夜色渐深,京城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寒风依旧刺骨。而在广电大楼与东方集团总部之间,一场看不见的较量仍在继续……
1979年,黄金时代的序幕刚刚拉开,而属于他们的时代,也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