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柳金枝的日子过得舒坦的很。
但渐渐的,孙玉香发现这次送饭与以往的不一样。
柳金枝似乎再没与傅霁景见过面。
孙玉香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吩咐身边新来的小丫鬟。
“你去柳氏饭馆附近转转,看傅家二郎有没有再与柳金枝见面。若是没有,速速报与我听。”
“是。”
*
与此同时,杏安提了食盒送到太学食堂,又用另一套说辞对傅霁景道:
“二郎,柳娘子又被潘家兄弟两个绊住了。那潘家弟弟连书都不读了,就在柳娘子手下学做菜。”
傅霁景木着一张脸坐着,一句话没说,只是垂眸看向面前食盒里的菜。
依旧是荤素搭配,还有一小碟芥辣瓜旋儿。
杏安见傅霁景的视线落在芥辣瓜旋儿上头,又道:“这菜是娘子特意为二郎你准备的。”
这话杏安没有胡说。
太学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同窗们皆是聪慧无双,所以考试的难度也比寻常学校的大上许多,排名竞争也十分激烈。
虽然傅霁景次次都能稳居榜首,但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他夜夜挑灯苦读的艰辛。
长久下来,饮食进的更少了些,也没什么胃口。
柳金枝第一次与傅霁景、杏安见面时,就从杏安的嘴里知道傅霁景爱吃辣。
为了给傅霁景开胃,今天的菜式里她就多加了一道芥辣瓜旋儿。
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凉拌菜,以黄瓜为主料,辅以辛辣的芥末酱调味。
就像现代的凉拌黄瓜一样,但又比凉拌黄瓜少了点调味品。
以柳金枝的口味来说,她觉得现代凉拌黄瓜更好吃。
所以在制作过程当中,手法更偏向现代。
她是先将芥菜籽碾磨成细粉,再用温开水调匀,接着罩上细纱布过滤杂质,然后加醋调味。
就能得到一种辛辣冲鼻的酱料,闻起来又似芥末,又似辣椒,能熏得人连打三个喷嚏。
至于黄瓜就需旋成薄片,这也是“瓜旋儿”名称得由来。
洗干净之后,将准备好的芥末酱倒在黄瓜薄片之上,静待一段时间,使之腌渍入味。
成品口感爽脆,辛辣开胃,配上小白粥呼啦啦吃是最痛快的。
果然,在食盒的第二格就有一碗用粳米煮成的小白粥。
因为杏安来得及时,小白粥还散发着微弱的热气。
“二郎,用一点吧。”
杏安递过来一双竹著。
傅霁景抿着唇接过,却迟迟下不了口。
也不知是不是巧,门口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杜卫穿着一身劲衣短打,用扁担挑着两个食篮站在食堂门口。
在夏日里搞外送,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杜卫晒得比以前黑多了,笑一笑,只有两排白白的牙齿最显眼。
而在杜卫身边站着的则是王、周、陈三位郎君。
两个人纷纷将银两递给杜卫,叫身边小厮从食篮里取出自己点的吃食。
看来经过上次傅霁景的介绍后,这三人已经成为柳氏饭馆的忠实客户了。
眼见三人喜滋滋地要抱着外卖进食堂吃饭,杜卫转身要走。
傅霁景立即站起来,大步流星朝他们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