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醒依旧没动,他朝夏唤铭倾斜身子,肩膀轻轻碰他的胳膊,小声问:“你怎么知道的?”
“好友圈发过。”夏唤铭自然地抬手,将陈醒卷起来的袖子慢慢放下,指腹若有若无地擦过陈醒的皮肤。
陈醒看着恢复如初的袖口,愣住了。
他只要品过酒,就都会发在朋友圈,一年少说也有三十条。
喝血腥玛丽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夏唤铭这是把他的好友圈都翻了一遍啊?
再加上夏唤铭听过他的所有歌,陈醒不免又想起那个猜想。
陈醒放下水杯,认真凝望夏唤铭的眼睛:“你……”
夏唤铭:“嗯?”
陈醒:“真的很无聊啊?”
夏唤铭:“……”
陈醒爽快地拍了拍夏唤铭的肩膀,跟他说下次无聊了可以找他们一起打游戏,夏唤铭默默地点了点头。
陈醒喝完水,和其他人打了一声招呼,直奔二楼卧室,一屁股坐在计算机桌前,继续昨天晚上没做完的事。
他刚坐下没多久,卧室门再度打开。
夏唤铭和赵星宇也上来了,一起看他捣鼓计算机。
赵星宇站在陈醒旁边,指着计算机上的剪辑面板问:“你干什么呢?录歌?”
“在剪我们这些天的视频,我想做成vlog视频,”陈醒瞥了眼赵星宇手里握的本子,“你又拿着什么呢?”
“顾姐给我安排的训练,”赵星宇种种叹气,“第四期我的台词没多少,没想到工作量比之前大多了。”
第四期和之前不同,表演方式是:话剧。
节目组坦言,他们到时候要去岛上给当地居民表演。
话剧的动作幅度要更大,对演员的台词要求也更为严苛。不仅要一遍过、记忆力好,还要发音清楚,音量也要比平时演戏更高。
张尽桉说最低要求是:说一句话,前五排能听清楚。
于是这几天上课,顾一柔和张尽桉着重训练台词。
在课上,顾一柔听完所有人讲台词后,将选手分为四类,一类是满足话剧条件的,比如夏唤铭、沈淼,他们只要去背自己的部分就行;一类是音量语气问题,比如汪百阅、邵淑娴等人,声音不够洪亮,那就每天开嗓训练;一类是记忆力逻辑问题,比如赵星宇这种台词背的很慢的,要增强速度,那就每天背诵500字内容,增加速记能力。
最后一类就是像陈醒这种,记忆力、中气都没问题,发音有问题的人。
陈醒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长沙人,已经算是普通话发音标准的那批了,但在说急的情况下,还是能听出来“L”“N”不分。
顾一柔给陈醒的训练建议是,每天多多练习“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尖抵住硬腭”等正对性动作,每天读“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连连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这种绕口令,不求速度,只求读顺。
陈醒转头问赵星宇:“诶,你有话剧表演的经历吗?”
赵星宇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这你可问对人了。”
陈醒惊讶地问:“你有啊?”
赵星宇:“没有。”
陈醒:“……”
陈醒又问身后真的有话剧经验的人:“我阿唤,记得你在学校里表演过很多次话剧耶,表演话剧的时候要是台词说错了咋办?”
夏唤铭一手扶着陈醒的椅子靠背,语气平静而沉稳:“继续说,不能停。停下来会打乱节奏,因为每场话剧都是大家互相配合的,慢了快了都不行。”
陈醒听完,不由得有些紧张,但转念想到节目组说第四期的时间缩短到三十分钟,又稍稍松了口气。
他拍了拍胸口自我安慰道:“好在我们每场话剧的时间都只有半小时,时间不长。”
赵星宇却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插话道:“我觉得不能这么算,影视剧会有几分钟的空境穿插或者走路的动作,但话剧没有这些,总不可能让大家再上面表演哑剧吧?所以话剧离一个人十分钟的台词可能比电视剧里一个人十分钟的台词要多很多,是吧?”
他说到最后,目光转向夏唤铭,似乎在寻求他的认同。
夏唤铭盯着计算机显示屏,缓缓点头,语气依旧平静:“对,你说的没错,台词也许会变得更多。”
陈醒已经看开了,挥挥手大气地说:“那也没事,本来背台词就是演员的最低要求了,无妨,多背背就好了。”
“你能不能把记忆力分为一半啊——”赵星宇在陈醒的脑袋顶上半米的位置,四处乱抓,闭眼默念咒语,“记忆力过来,记忆力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