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快婿 > 239灯火下高楼终(第1页)

239灯火下高楼终(第1页)

“这不可能!”

“他定是找人代写的!他就是一条狗,一条会听父皇话的狗,他哪来本事!

太傅桃李满天下,也没人有那样文采!”

卫王怒气冲冲将手里的纸撕得粉碎。

周围人都在三五成群低。。。

赵立宽与孔谈及西北战事正酣,忽觉背后寒意袭人。转身一看,只见卫王携长子赵安国缓步而来,身后跟着几位衣着华贵的权贵子弟,个个面色不善。

“殿帅大人倒是好兴致。”卫王嘴角含笑,语气却冷得像冬日冰霜,“在这等风雅之地谈兵论武,未免有些煞风景了吧?”

赵立宽拱手作揖,淡淡道:“殿下说得是,不过在下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既可听诗赏词,也可议政论军,倒也不算逾矩。”

此言一出,周围几人脸色顿时难看。卫王冷笑一声,道:“哦?原来殿帅还懂得什么叫做‘规矩’。既然如此,那本王倒要问一句,你今日为何迟迟不动笔?莫非是自知才疏学浅,怕丢了脸面?”

赵立宽目光平静,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卫王身上:“殿下多虑了,在下只是觉得诗词一道,讲究灵光一现,若是急急忙忙提笔,反倒落了下乘。”

“哼!”卫王冷哼一声,“那你便继续等吧,等你那点破烂灵感来了,再写几句酸溜溜的句子糊弄人。只可惜,今夜的魁首,怕是轮不到你了。”

赵立宽微微一笑,并不多言。他心里清楚,卫王此举,不过是借机羞辱自己罢了。如今朝中局势微妙,太子虽已立,但卫王势力庞大,觊觎储君之位已久。而他身为禁军统领,又屡次建功,早已成了卫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只见一名宦官捧着红木托盘匆匆走来,高声道:“陛下有旨,请诸位才俊将作品送至评审处,由吴相公、曹尚书及翰林学士承旨先行品评,择优呈上御前。”

人群中顿时热闹起来,不少早已准备好的士子纷纷上前,将自己的诗作递上去。赵立宽却依旧站在原地,似乎毫不着急。

“赵大人,您真不打算写了?”孔低声问道。

赵立宽摇了摇头:“不急,我自有打算。”

此时,曹颖也已经将自己的诗稿交了上去。她写的是《元夕赋》,文辞华丽,意境深远,引经据典,堪称佳作。她心中颇为得意,心想这回定能压赵立宽一头。

可当她抬眼望去,却发现赵立宽竟还在与兵部尚书等人谈笑风生,仿佛根本没把这场比试放在心上。她心头火起,暗道:好你个赵立宽,竟是这般轻视于我!待会儿你若输了,休想我会手下留情!

不久后,第一批入选的三首诗被呈到御前。皇帝和皇后端坐龙椅之上,神情淡然,吴仙衣则在一旁轻声诵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第一首出自国子监生洪涛,引用辛弃疾名句,略加润色,倒也算工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第二首则是欧阳修旧作改编,虽有新意,却终究不出彩。

第三首为河北大庆府学生卢俊材所作,题为《上元吟》:

>明月照高楼,灯火映画楼。

>金鞍照白马,罗带系香球。

>风暖花初绽,春深柳欲柔。

>谁家儿女笑,共醉上元游。

皇帝听罢,微微颔首:“这首尚可,遣词造句还算清丽。”

皇后笑道:“确实不错,但还不够惊艳。”

这时,又有宦官送上第二批诗稿。这次人数更多,足有十余篇,其中不乏皇子皇孙之作,也有世家子弟献艺。

吴仙衣逐一诵读,皇帝听得频频点头,皇后则始终微笑不语。

曹颖见状,心中焦急,忍不住再次望向赵立宽的方向。只见他终于动身,缓步走向一张空桌,坐下后提笔蘸墨,神色从容。

众人见状,皆露出惊讶之色??这位年轻殿帅,竟到现在才开始动笔?

赵立宽却不理睬旁人目光,凝神思索片刻,挥毫写下四句:

>灯火万家明,春风一夜生。

>天街踏月影,宫阙听潮声。

>龙凤飞双翼,乾坤转五星。

>愿将忠义志,报国护苍生。

写罢,他搁笔起身,将纸递给一旁的宦官。

众人见其笔迹遒劲有力,诗句气势恢宏,不禁低声议论。

“好气魄!”孔赞叹道,“这哪是一首应景诗,分明是一腔热血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