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嘴角微微扬起:“我教你。”
“不了,今天我还有事,等有空再来请教。”赵立宽拱手告辞,他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
想到吴相公对他说的,他也不准备坐以待毙,想回家做个战场推演,做个预备方案,如果形势真像他预想那么发展,应该如何应对。
思索了吴相公的教育,又把回京后的事情做个梳理。
赵立宽想明白,在这么多眼睛盯着的情况下想做事,必须像吴相公教他那样,少说话,多做事。
先做再说,如果事先说出来,各方阻力讨伐都来了,什么事都要黄。
只留下一脸错愕又皱眉的吴仙衣。
回到家后,赵立宽把自己关在书房,不再烦躁四处走动。
因为他知道,到处跑去说服也没用,他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
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的事,然后等待时机,而不可能逆天改命,创造时机。
另外这几天他也在忙一件事,就是借着殿前司一把手的权利,将陆续回来的归化军士兵选拔新编出一个“中军0营”来。
他这是学的戚继光的办法。
西南打仗的时候他就发现各部协调统一很麻烦。
因为各军有各军的斥候,军需官,书记官,想协调统一指挥还必须调各军斥候,军需官,传令官。
这会大大降低指挥效率。
而像戚继光设立的中军营,一营两千人,几乎全由参谋官,书记官,斥候,传令兵,火头军组成,完全听从主将的调动。
这样一来指挥效率会大大提高,情报获取效率也大幅提高,主帅能轻松调配大量的斥候。
像他这样的将领最明白情报的重要性。
而且主帅不在中军的时候,由中军营的参谋官暂时接替指挥。
不过他现在只管殿前军司,没那么大的权限,只能单独组一个五百人的中军营,而不能像戚继光那样弄个两千多人的特种军编制。
这个中军营他中三百人全是借着归化军重新编组入禁军的机会选拔出来的精锐斥候,军中一般叫“夜不归”。
余下一百二十人是亲兵兼传令兵,余下则是伙头军,书记官,参谋等。
这个编制能让他将来如果要出征时快速组织控制军队。
如果调兵给别人,皇帝不让他率军,则该营就当成普通一军的超编制侦查兵。
这些事是借着改编归化军作的,在他职权防范之内。
原本他无权这样,要人员调度,改编制都需要皇帝和兵部下令,但这次皇帝和兵部都已经批准,归化军改编由他全权负责。
与此同时,垂拱殿里烛火明亮,暖烘烘热得人满头大汗。
中书侍郎吴光启,中书侍郎叶谷,尚书左仆射王端,兵部尚书孔炉,兵部侍郎钱同,户部尚书江长生等都在。
密密麻麻,所有人都落座左右,宦官看了茶点。
殿内气氛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