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埃莱奥诺尔可是两辈子的宿敌!她怎么可能和她亲近!她们不过是在恶心彼此罢了!哪里来的亲近!?
倒是香黛儿你是怎样啦?怎么已经和埃莱奥诺尔这个黑心大猩猩要好到叫她小名的程度了!
布兰妮愤愤不平,香黛儿却是提起裙摆朝着埃莱奥诺尔微微行了一礼。
“谢谢你艾拉,我代姐姐、也是为了我自己而谢谢你。”
被人这么真心诚意地道谢,埃莱奥诺尔难得有些不自在:“我……我也没做什么。不过就是找了个演员……”
香黛儿摇摇头:“《科因茨晨报》是你的报纸吧?迪亚兹家的专题,也是你写的。”
香黛儿没用疑问的语气。她充满确信的话语让埃莱奥诺尔祖母绿的眼睛缓缓睁大。
这个刹那,埃莱奥诺尔想了很多。
她怀疑自己的手下有人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她开始猜测自己的秘密被人泄露了多少,她甚至冷漠地想到了要如何找到泄露自己秘密的手下,并如何处理对方。
但——
“虽然隐去了当事人的|名字和具体的细节,但我和姐姐的那部分,里面有我只告诉过你一个人的事情。”
和布兰妮有五分相似、但颜色更浅一些的眼睛坦荡而明亮,香黛儿笑道:“发行一份报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克莱瓦家这样的富裕,没有迪亚兹子爵家那样的背景,《科因茨晨报》是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畅销的。”
哪怕只是亚麻纸而非羊皮纸,纸张在这个时代也不能算是廉价品。在籍籍无名、不知道是否有人会买的情况下就进行大量印刷,可见站在《科因茨晨报》背后的人一定有相当拿得出手的资产。
此前也不是没有刊登的内容比《科因茨晨报》更炸裂的小报。不过这些小报可没胆子对当事人指名道姓,只会含沙射影的将当事人描写成“喜欢别蓝宝石胸针的夫人”、“总是穿红色丝绒马裤的先生”,让读者尽情发挥联想。
《科因茨晨报》能这么详细的刊登迪亚兹子爵家的事情,想必是经过老子爵同意,这才不怕被“家丑外扬”的老子爵找上门来。
香黛儿虽然没和迪亚兹子爵见过面,但她在文法学校里听说迪亚兹子爵将自己的资产变卖给了一位匿名者。
这种事情是很少见的。
一是贵族们大多都恨不得把自己有多少财富写在脑门儿上炫耀,如果接手子爵庄园、马场的人就是贵族,那这贵族只怕早已经呼朋唤伴,邀请自己的“朋友”们去自己新购置的庄园、马场游玩(顺便展示自己的财力)了。
二是贵族阶级鲜少把资产变卖给平民,哪怕这一家贵族已经空有头衔,家里穷得叮当响。
说好听了这种行为叫作“贵族烂了依旧是贵族”,说难听了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只是如果不要这面子,落魄贵族说不定会更受罪。
——贵族阶级非常排斥将自己资产变卖给资产阶级平民的贵族,他们认为这些落魄贵族丢掉了贵族的高贵品格与应有的矜持气节。这样的贵族哪怕靠着变卖产业的钱翻了身,以后也很难再融入正经贵族的圈子里。
虽说没人会质疑迪亚兹子爵这样的老派贵族的骨气。毕竟老子爵为了维持家族清正廉洁的形象,甚至都没有去掩盖自己家的家丑,反倒是承担起自己给贵族颜面上抹黑的责任,向皇室提出了还爵。
可文法学校里那些家境优渥的学生们还是猜测迪亚兹子爵将自己的资产转卖给了有钱的平民。
香黛儿认为同学们的猜测多半是正确的。她甚至觉得,接手了老子爵产业的,应该就是《科因茨晨报》的创立者。
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老子爵为什么愿意让《科因茨晨报》巨细无遗地报道自己家的家事,也能解释《科因茨晨报》报道迪亚兹子爵家的事情时,为什么报纸的观点倾向于怜悯迪亚兹子爵,而分毫不提老子爵在继承人的教育上有所疏失。
可以说《科因茨晨报》的一系列报道既惩罚了背叛老子爵儿子的帕米拉,也撇清了布莱恩与迪亚兹子爵家的关系,最后还将老子爵被推上了一个悲情角色的位置,让人们只对他抱有唏嘘与同情。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发现妈妈背着我们所有人动用了一笔数字巨大的款项。”
“那笔款项不在克莱瓦家的账上,也不在克莱瓦商行的账上。妈妈自己也不可能有那样的钱,所以我想……”
“那应该是艾拉你的生母留给你的嫁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