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的是鸿胪寺另一小主事,他曾跟随郑和船队‘拜访’过倭国。
永乐三年大明船队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顺便去了一趟倭国。
谁叫那段时间倭寇胆大包天几次三番侵扰大明沿海,大明这头给了警告,他们一面派使臣伏低做小,一面继续放任国内流浪武士在大明边境作恶,给沿海百姓造成不小影响。
朱高炽花了几年时间,最终在永乐三年第一次试航,为的,可不单单是开发下西洋的航程线。
除了大型船只,船队配备的武器更是这个时代,同一时空下最先进的热武器。
一开始大明的文臣们还以为朱棣是想对小小倭国发动战争,纷纷上书抗议。
首先,倭国每年都派使臣来大明朝贡,态度很谦卑,洪武帝都承诺两国友好往来,结果你招呼不打一声,说干就干,实在有丢我大国颜面。
其次,对一小小倭国,又穷又贫瘠的小岛国,发动战争,怎么看,都是自己亏。打下了都没用,那么贫瘠,地动频发,一点不适合生活,谁愿意去管?要接手也不容易,花费成本不小。
总之,打小小倭国就是得不偿失。
不过是倭寇这等小股匪患,形不成大势,在沿海加强防御就行了,人家倭国小王都臣服我大明了,何必大动干戈,没点做大哥的样子。
文臣们的意思就是这样,但朱棣根本不听啊。
武将们则纷纷举手表示:让我来!
于是两边又吵起来了。
朱棣不管他们,船队已经出海,定下的目标说不定已经拿下了。
果然,很快倭国就派使臣前来哭诉,说不知犯了什么罪过惹怒了大哥,只要大哥您说,我们都改。
文臣们一看,心虚啊,再朝朱棣投去一枚眼神:看吧,人家多上道一小弟,您何必呢,哎。
朱棣:“”
倭国使臣又是伏低做小,又是哭哭啼啼,把一个受欺负又不敢有一丝怨言的小可怜形象表演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朝堂上支持他们的文臣们不少。
武将们铁石心肠。
在他们看来,胆敢在我大明边境犯事,虽远必诛!
也就是在这群文臣屁事儿多,一会儿说劳民伤财,一会儿说匹夫之勇,一会儿骂他们没长脑子。
可恶!
朱棣只知道他儿说过,这小小倭国,野心极大,远没有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朱高炽虽没细说,但朱棣还是从他儿子的态度中察觉到,儿子对倭国观感极差。
就是提及草原鞑靼和瓦剌这两个与大明时常作对的草原势力,朱高炽也没有露出过厌恶模样。
朱棣就一个意思,支持儿子的做法准没错。
本来他也对小倭国印象不好。
倭国使臣来哭,朱棣就让会同馆的好好接待,哭完让他们回去告诉倭国的小王,就说大哥消气了,不过,大哥也觉得随便打了你们一顿,造成了一点小小损失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大哥就想了个好法子,让大哥这边的人过去帮帮你。
你不是羡慕大哥这边的生活嘛,哎呀,羡慕啥,大哥帮你建设,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
大哥让人过去好好宣扬和传授咱中原文化知识。
大哥都对你这么好了,你这次可不要惹大哥生气了,好好配合,大哥对你好,知道吗?
收到朱棣堪比大白话的文书,倭国幕府某将军:“”
而这个代表大明的就是前刑部尚书开济,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接到这样一个任务。
不过在与太子朱高炽密谈过一次后,开济就对这个任务重视起来。
原来。
从没被大明放在眼里的小倭国居然还有此等狼子野心。
开济眼中泛起一层凉意。
朱高炽就拍拍开济的肩:“只有开大人能担当此等重任啊。”
开济看向这个已经与自己一般高大的青年,忽地撩起官袍,跪在地上:“臣,定不辱使命。”
朱高炽点点头,拍拍自己胸口,表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