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局四胜的比赛通常情况下耗时都会比较长。
4比0横扫晋级的沈秋山也成了第一个晋级四强的选手。
而其它三组选手还都在鏖战之中。
根据赛程,今天就只是决出四强。
明天则是冠军争夺战。。。
小强的提议在家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王芳听完后,第一反应是担心资金问题:“开工作室可不是闹着玩的,租金、装修、设备,哪一样都得花钱。”李威则显得比较沉稳,只是说:“你们先做个详细的计划,看看可行性有多大。”
小雨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把小强叫到书房,关上门,认真地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工作室的定位是什么?目标客户是谁?课程怎么设计?还有,你打算怎么运营?”
小强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资料:“姐,我其实已经想了很久。我觉得现在的亲子沟通培训太零散了,很多家长听了一两次讲座就没了下文,根本形不成系统的学习。我想做的,是一个可以持续跟进、长期陪伴的家庭沟通训练基地。”
他翻开资料,里面详细列出了市场调研数据、同类机构分析、课程结构设想,甚至还有初期预算和推广方案。小雨一页页翻看,心里渐渐有了底。
“你是真的认真考虑过了。”她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赞许,“不过,光有想法还不够,我们得一步步来。先从小规模开始,比如以家庭工作坊的形式试运行,看看效果如何。”
小强兴奋地说:“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心理咨询师,他们愿意合作。场地方面,我可以先租用社区活动中心的教室,按次付费,成本低一些。”
小雨点头:“那好,我们就先试试看。如果反响不错,再考虑扩大规模。”
接下来的几周,小强全身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中。小雨也抽出时间协助他完善课程内容,并亲自参与几次模拟演练。她们邀请了几组熟识的家庭前来体验,收集反馈意见。
第一次试课是在一个周末下午。五组家庭围坐在社区活动室的小圆桌旁,气氛有些拘谨。孩子们低头摆弄手机,父母们则时不时偷瞄对方,似乎都在试探彼此的态度。
小雨作为主讲人,开场便打破沉默:“大家知道吗?孩子最怕的不是被批评,而是被误解。”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今天我们不教你怎么管教孩子,我们要做的是,让你们真正听见彼此的声音。”
随后,她引导大家进行“情绪日记”的练习。每位家长和孩子都要写下过去一周内让自己感到开心、难过、愤怒或委屈的事件,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起初,孩子们都不太愿意开口,但在小雨温和的鼓励下,一位初中女生终于低声说:“上周我考砸了数学考试,回家后妈妈没问原因就骂我,说我贪玩不上进……其实我只是紧张,怕她失望。”
她的母亲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我不知道你是因为怕我才不说的……我以为你是不在乎成绩。”
这一瞬间,整个房间仿佛凝固了。其他家长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人轻声道歉,有人默默流泪。
小强在一旁记录着每个人的反应,并适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两个小时下来,原本陌生的家庭之间竟然多了几分理解和信任。
课程结束后,一位父亲握着小雨的手说:“谢谢你们,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听孩子说话。”
小雨微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改变需要时间和坚持。”
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气氛比以往更加轻松。王芳一边夹菜一边感慨:“没想到你们还真干出点名堂来了。”
李威也难得露出笑容:“我看你们这次是真用心了,以后要是越做越大,可别忘了初心。”
小强激动地说:“妈,爸,等工作室正式运营了,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誉顾问!”
王芳笑着摇头:“少来这套,只要你们别累坏了就行。”
饭后,小雨和小强回到书房继续整理今天的课程反馈。小强忽然说:“姐,你觉得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小雨望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道:“我们可以考虑开设线上课程,让更多无法到场的人也能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联合学校和社区,定期举办亲子沟通日活动。”
小强眼睛一亮:“对啊,我们还可以制作一套‘亲子沟通工具包’,包括情绪日记本、沟通指南卡、互动游戏手册等等,这样家长们回去后也能继续使用。”
两人越聊越兴奋,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温馨而充满希望的工作室??那里没有指责与对抗,只有理解与爱。
然而,正当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却悄然逼近。
几天后,小雨接到张主任的电话:“小雨,市妇联那边可能有点麻烦。听说有一家大型教育机构也在策划类似的亲子沟通项目,而且他们的资源和资金远超我们,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定影响。”
小雨心头一紧:“他们是直接竞争者吗?”
张主任叹气道:“目前还不确定,但他们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心理专家和培训机构,甚至有意邀请你过去讲课。”
挂断电话后,小雨陷入了沉思。她知道,随着亲子沟通话题越来越受关注,市场竞争势必加剧。但更重要的是,她必须守住自己最初的信念??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找回沟通的力量。
当晚,她召集家人开会,将情况如实告知。王芳皱眉道:“要不咱们别掺和了,反正你们也不是靠这个赚钱。”
小强却坚定地说:“不行,我们已经投入这么多心血了,不能半途而废。”
李威沉声道:“既然别人也要做这件事,那就说明它确实有价值。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做出特色,做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