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允抒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帷,看向街上络绎不绝的行人与路边大声叫卖的摊贩,将繁华的街景尽收眼底。
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化中,胤朝的庙会内涵已经远超字面意义,除了它最初具有的宗教色彩以外,更多地象征着每月五次的大型商贸集会活动。举办庙会的中心场所是大礼国寺,许多商人会借此良机,在寺庙内外设置摊位,经营自己的生意。
孟允抒望见一名理发匠放了几个小马扎,直接坐在路边给顾客刮脸修面;不远处的商贩高声吆喝,宣传所售香饮子的奇特功效;茶坊中挤满了人,依稀可见其中正有人热火朝天地斗茶;甚至还有在街边做艾灸按摩的行医。
拥挤的商品与行人看得孟允抒眼花缭乱,虽然她对满目喧嚣恋恋不舍,却也只能暂时放下车帷,先去打个报道的腹稿。
当她把注意力收回到车中时,这才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她看了看端坐在她右侧的许昭,又低头估量了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
她分明记得,两人刚上车的时候分坐在车厢两端,他们中间的空隙还能容纳得下第三个人。
但眼下许昭已经坐在车厢正中央了。
孟允抒看他一脸正气的样子,不像是有意为之,猜测这是马车颠簸的缘故。当前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时不时有对面过来的马车与他们狭路相逢,二者还要争道而行。在剧烈的晃动之中,他的位置发生偏移也实属正常。
于是孟允抒保持沉默,转而去思考她待会要提的问题。
这份和谐没能保持太长时间,因为孟允抒敏锐地发现,许昭又悄悄朝她这边挪了一小段距离。
她不解地看向许昭,他还是那副坦然的神色,坐在车上不发一言。
孟允抒不明白他这是在干什么,她只知道,再不开口的话他就要挤到自己身上来了。
“许公子,你往那边坐坐。”孟允抒提醒他,“我快没处坐了。”
许昭转头看她一眼,神情落寞,像是受了沉重的打击。
他低声问道:“姑娘是想让我离你远些?”
孟允抒听出他声音中的难过和酸涩,更加觉得莫名其妙。
他这是和谁学的,萧谨言吗?
“不,我没有这个意思,你别误会。”
无论孟允抒如何解释,许昭都不相信她心口如一,她第一次想用“笨嘴拙舌”来形容自己。最终孟允抒只能无奈地说道:“算了,就这样坐着吧。”
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许昭的眼神一亮,脸上也显出高兴的神色。
孟允抒隐约觉得,她好像给自己带了个拖油瓶。恐怕她今日的采访不会很顺利。
马车在大礼国寺门前停下,孟允抒刚从车内探出半截身子,来自四面八方的喧闹就一起向她涌来,将她层层包裹在其中。
她的双脚踩在地面上,却在一片嘈杂的冲击下觉得脚步飘然,甚至有些站不稳。纷乱之间,她环视了一圈眼前的场景,平生第一次体会到“目不暇接”的具体含义。
孟允抒集中注意力,回想了一下她先前看过的大礼国寺地图,按她事先计划好的路线出发。
她拍拍正在东张西望的许昭:“许公子,我们先往这边走。”
庙会上有身上挂满鼓锣的流浪艺人,行走在人群中敲敲打打,时不时拿起随身携带的其他乐器拨弄一番;许多民间艺术团体也在此进行表演,杂耍、驯兽、歌舞应有尽有,音乐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
孟允抒走过几个摊位就要驻足欣赏一番,在闹市中不得不提高嗓门对许昭喊道:“难怪你想来逛庙会,果真是热闹非凡。”
许昭也少见地扯着嗓子喊:“我幼时最喜欢逛庙会,不过我们那里一年到头也办不了几场。”
孟允抒觉得他们再这么喊下去,过不了一刻两人就都该失声了,于是拉着许昭快步拐到一条行人稍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