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 > 4043(第5页)

4043(第5页)

“陛下一心为了燕国,一心为了朝廷,我等铭记在心,如今也请陛下为大燕百姓想一想,朝廷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丢了数个州县,死伤士兵不可计数,朝廷哪里还能拿出三百万两,而且不是一年。以后年年如此,百姓的日子该是多么艰难啊?”

拓跋慎:“只要朕回去,朕定能一雪前耻!”

夏国使节敲敲桌面,这是放狠话的地方吗?

拓跋慎:“……”

燕国朝廷终究还是放弃了拓跋慎,一年三百万两岁贡减少到两百万两,其他条件不变。

燕国皇帝拓跋慎被带回京城,当街斩首示众,历时一年的战事就这样落下帷幕。

夏国大获全胜,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宫里更是一片喜气洋洋,陛下圣驾回銮第二日,皇后诞下一对龙凤胎。

小皇子满月便被立为太子,小公主则封为定安公主。

不仅宫里有好消息,京中的武将勋贵家中也是好事不断,先是论功行赏,接着又往信州等地安排驻军,许多赋闲在家的武将们都有了差事。

而文官们也没功夫不满,吏治改革还在继续,文官们忙着做实事,没空盯着别人。

夏国君臣忙着除弊立新,燕国官员们则忙着内斗,国不可一日无君,独孤济还没回去,拓跋氏就忙着选新皇帝,以免独孤济自己上位。

但拓跋家没有年纪合适的宗室,只有小孩。

独孤济回朝后不久,就把小皇帝赶下台,让自己儿子当了皇帝,毕竟从血缘上说,自己的儿子是拓跋慎的亲外甥。

可这小皇帝姓独孤不姓拓跋,拓跋氏如何能忍?

拓跋氏和独孤氏谁也不服谁,短短十年,燕国换了四个小皇帝,参与到皇位争夺中的官员、外戚、宗室、宦官不计其数,朝廷没有一日安宁。

而因为朝廷内斗,官员腐败成风,朝廷又要给夏国缴纳岁贡,百姓苦不堪言,各地不断爆发起义,甚至有百姓逃往夏国。

夏国一直紧盯着燕国的动向,直到燕国最乱的时候,才再次发兵,这回周在星作为主将,统帅三军。

靠近夏国的几个州县既没能力抵抗,也不想抵抗,有的官员甚至主动投降。

他带兵攻入燕京的时候,有一瞬恍惚,似乎看到了拓跋慎攻入夏京,烧杀抢掠的情形。

自己的夫人被他掳上马背,强行带回军帐。

周在星勒紧缰绳,晃了晃脑袋,几年前的手下败将了,怎么突然想起他?一定是上天再提醒自己,不可伤害无辜。

“传令下去,不得伤害城中百姓,不得抢劫财物,若有违令者,斩!”

第43章掌印的白月光01心思歹毒

天玺三十年,天玺帝退位当了太上皇。

倒不是他身体不好,而是因为皇后生了场重病,天玺帝一心只想陪在皇后身边,反正儿子也培养的不错,索性让他提前上岗。

太上皇和太后搬到了洛阳行宫,几乎不怎么过问朝政。待宋氏身体渐渐好转,两位老圣人就经常扮作寻常夫妇,同游洛阳。

宋氏这一次生了三子两女,生小女儿的时候伤了身体,哪怕遍请名医,还是时好时坏。

也正因如此,韩昼心中有愧,就想多陪陪她。

“若你我不是帝后就好了。”韩昼忍不住感叹,“你也就不必为了绵延龙嗣连着生育。”

当然是可以让其他妃嫔生,但那样宋氏心里更加难过。

可只有一个儿子终究不保险,

万一太子英年早逝,帝后又无其他皇子,就只能从宗室中选继承人。

这是帝后都不愿看到的,就只能多生。

宋宁熙道:“寻常夫妇更要多生孩子,孩子越多,家中田亩越多。”

韩昼想想也是,那些民间妇人所受的生育之苦,比皇后更甚。

这年新帝来洛阳请安时,韩昼就和他提起,朝廷要重点培养一批擅治女科的医家。

新帝的皇后也刚生过孩子,他自然理解妇人生产的凶险,回去就下诏推行此事。

数年后,夏国妇人因生产而亡者越来越少,母体强健使得孩子身体素质也比从前更好,加上风调雨顺,百姓富足,早夭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