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听这话,立马眉头皱起来了。
这么说的话,倒是真有些麻烦了啊。
他和胡惟庸,是扛得住这些东西的。
说白了,按照这封有些厚的信里头胡馨月的说法来讲,目前能大规模生产食盐的,也就胡家和皇家。
可皇家如今人手已经不够了,况且,皇家要的是那种能宫中完全掌握的产业。
而眼下这产业,皇家没有人手去完全掌握,那就放给胡家,然后皇家产业在里头占点份子。
然后,因为盐这东西的敏感性,皇家要包圆所有的销售环节,从而保证既能给皇家带来收入,同时又能给百姓带去吃得起、靠得住的食盐。
这样一来,就很好了嘛!
至少朱元璋之前感觉挺好的。
可经过胡大老爷方才这么一说,朱元璋也感觉到不对了。
是哦。
萧规曹随这事儿,在朝堂并不罕见。
既然如今能让胡家插手,那甭管眼下是什么情况、什么理由,那以后必然会有人插手其他产业的。
到时候,皇权只要稍稍弱势一点,这钱,岂不是就落在其他人口袋里去了?
他固然跟胡大老爷还能顾忌一下民生,既要捞钱也要让百姓吃得起,可其他人呢?
他可不觉着能跟他后世子孙争利的家族到时候舍得给百姓让利。
看看那些个粮商就知道了。
明明这就是最最根本的民生行业,但一旦天灾人祸的时候,饿死不放粮,饿死不降价的事儿,可谓是遍地都有。
这些粮商老爷们,哪里会在乎那些个泥腿子的死活?
反正价钱就是这么个价钱,你要是不满意,你别买啊。
所以,朱元璋杀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可他知道,这样的人,以后还是会有。
这不是杀不杀、杀多少能改变的。
这是商人求财的天性。
想到这儿,朱元璋也不禁挠了挠头。
娘的,烦躁啊。
他是真的觉着拉着胡家一起干挺好的。
因为不说别的,至少胡家这边的技术就比皇家自己的好。
产量也更多!
只把生产环节给胡家的话,哪怕胡家挣钱了,他朱元璋也乐意。
但这个例子一开……
想到这儿,朱元璋烦躁的看向胡大老爷道。
“要不,咱们还是先合作一段时间?”
“等到月儿她手底下的人手再多一些了,或者过几年情况好一些了,胡家再退出?”
“到时候,咱在立下个规矩,以后这些产业就是皇家专营其他人不得插手?”
胡大老爷想了想,默默点了点头。
“这事儿,暂时貌似只能这么干了!”
“之后那就看月儿那儿能不能招揽到足够的人手了。”
“不过,这儿还有个问题。”
“这么弄下去,月儿招揽的可就不止内侍和宫女了,她怕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