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日本,漫画文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少年,已然逐渐成为了一种国民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就要属1968年创刊的《周刊少年Jump》了。
在《周刊少年Jump》上最出名的漫画作者,此时有197年就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哆啦a梦》的藤子·F·不二雄,也就是常被我们大陆漫画读者称作“机器猫”的动画。
还有石森章太郎的《假面骑士》、本宫广志的《柔道一直线》等等著名的日本国民级漫画。
也是基于这些精彩的国民级漫画的存在,《周刊少年Jump》的销量,从一九七零年以后,就开始直线的攀升,在一九七七年时,已经可以达到全日本两百万册每周的恐怖数字了。
这时的漫画杂志售价一般是在25日元一册,按汇率来说,差不多也就是一美元左右。
如此计算,单纯是一周的销量,就使得《周刊少年Jump》的一个月进账一千万美元了。
而这个数字,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更多精彩的漫画井喷,以及漫画文化的更加全民化,《周刊少年Jump》的销量突破了三百万册每周。
除此之外,像《周刊少年gazine》和《周刊少年sunday》,也都是此时日本国内销量排名前几的漫画杂志。
它们的周刊销量,虽然不如《周刊少年Jump》的两百万册那么恐怖,但是至少也都是几十万册到一百万册的体量。
因此……
对于他们这些漫画业界的人士而言,《明日漫画周刊》这么一个即将要倒闭,行销量都不足一万册的漫画杂志社,压根就是不具备任何的威胁性的。
更不用说,现在还是由小林惠子这么一个外行人接手,一出手就是昏招连连,让人看了都想笑。
……
“小林社长,根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信息,东京市内的这些漫画杂志社,对于我们更改了杂志名,都表示非常的不屑,认为我们这是一个昏招。”
原《明日漫画周刊》杂志社,现在的《龙Jump》杂志社内,小林惠子一脸笑眯眯地看着旁边的秘书松间绘里香汇报着。
“不用理会他们,他们越是轻视我们,最后损失就会越大。
林火旺君说得没错,日本人在没被打服之前,都是傲慢得不行。
只要我们用销量来证明了实力,那么整个日本的漫画界,都会在我们的脚下颤抖……”
小林惠子嗤笑了一声,然后翻看着桌上的宣传推广计划。
秘书松间绘里香又继续汇报道:“印刷厂那边再次向我们确认,是否刊的册书是五十万册。他们觉得我们是不是多加了一个零,一般新刊印的漫画杂志,销量都能够破万,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他们连五万都觉得多,是真的被我们的五十万册印册书给吓到了。”
“也太小看我们了吧?你跟他们说,五十万册是确定要的量。还要随时准备好加印,我预计,至少还要加印三十万册才够,甚至还不止呢!
要对我们的四部漫画有信心,日本现在的漫画,没有一个能打的,估计只有不二雄的《哆啦a梦》还能抗衡一下,其他的那些漫画,根本就比不过我们。”
其实说这些话,小林惠子都已经是较为保守的预计了。
她非常清楚《神奇宝贝》等四部漫画的吸引力,而且,林火旺选得非常恰当,男女老少,几乎都能被这四部漫画所覆盖。
她清楚得记得,林火旺说过,第一册漫画要是推广出去,整体的销量没有过一百万册,就算是失败了。
这对于小林惠子来说,压力也是挺大的,她虽然对漫画的质量很乐观,但毕竟是刊,宣传推广必然没有那么到位的。
不过,她的预估,八十万册绝对是板上钉钉的,而且……她也已经和东京电视台那边谈好了。
一旦《龙Jump》的销量爆了,就立马开始播放《神奇宝贝》的动画,为《龙Jump》的售再次加码。
“好的!小林社长,我会完整的转达到印刷厂那边的。
另外,这两天我接到了很多已经离职的员工打来的闻询电话。
他们开口索要两倍的工资,希望我们求着他们回来继续工作。
还扬言说,您现在这样的操作都是在乱来,根本不可能将杂志社起死回生……”
松间绘里香再次说道,最近她也的确是有点烦,之前离职的那百来号老员工,一个个还端着架子,好像杂志社非他们不可一般,要高薪将他们给请回来。
“这些苍蝇,不用理会。以后你都不用和他们多说话,直接挂了电话就行。
等到我们的刊出来了,他们会真正意识到,和我们的差距,是断代级别的差距。
原本他们还可以勉强,在我们《龙Jump》杂志社内混一混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