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给林招娣盛了碗热腾腾的羊汤递过来,
“招娣,你先喝点汤,这事儿急不得。不瞒你们说,我有个表姑也是这样,被她男人打得肋骨都折了两根,还不肯离婚,
说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辈子都跟着他耗上了。
我也不知道她咋想的,大半辈子都跟着受苦受累,还一点都没捞着好。这事儿还得你姐姐自己想明白,不能逼着她过来。”
“谢谢娜姐,我也知道这事儿不能逼着我姐非得过来,
可我这店铺马上要开业了,找不到可靠的人看着,雇人不知道根底咋也觉得不太放心。也是怕不靠谱,化妆品这东西,被人顺走几瓶都现不了,一瓶的成本也不少钱呢。”
大姐和三姐更不可能出来,一家都三四个孩子,拖累更严重,家里人要是指望不上,她还能用谁呢?
真是很愁人。
“招娣,你二姐的两个孩子多大了?”
安素素也不知道她们姐妹间相差几岁,万一孩子小,就是过来,也不可能踏实的安下心来给卖货。
还是得先顾着孩子。
“大的是闺女,十岁了,小的是男孩,今年应该八岁了吧。”林招娣说的都是虚岁,那就是说,最小的这个也得有六周岁可以上小学了,
这就好说了,往学校一送,来回接送几次,熟悉了道路,让俩孩子自己往回走就行,这会儿马路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车,大家孩子都是这么自己上学放学的。
这边头偷孩子的也少,都治安还是很好的。
于是给林招娣出主意,
“我觉得你可以换个思路跟你二姐说,别说让她主要来帮你,得说让你姐夫也跟着一起过来打工,
就说城里的小学教育好,孩子来了能上更好的学校,将来能有出息,
让你姐夫去找个管吃管住的地方干活,出点力气,赚着钱了,回来心情好,也就没那么大的脾气了。
在老家,你姐自己没有收入,什么都指望着男人,可不是被拿捏住了,等着她自己赚钱有了底气,你就是撵着她都不见得回去。”
“对对对,我觉得素素这个主意真好,你跟你姐说说试试。
再跟她说城里的孩子以后考大学特别容易,现在可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能让孩子没有文化。
不说别人,你就是个例子,看看你从你们村里考上大学之后,变化多大。不是我说话难听啊。
如果你现在老家,没出来上学,肯定也早就结婚生子,没准孩子都会跑了,能有现在这么开阔的眼界?”
姚蜜雪在旁边也插上了一句。
她这话说的绝对实在。
林招娣哪儿会生气,她自己心里也明镜似的,要不说这女孩子的命运不能靠着别人,就得自己努力争气。才会真正的有出息。
“对,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下午我就给我姐写信,你们是不知道,她把儿子看的跟眼珠子一样,就盼着他将来能光宗耀祖有出息,
乡下的教育根本就不行,我这能考出来,都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