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崇祯重振大明 > 第382章 陕西戒严(第3页)

第382章 陕西戒严(第3页)

当今皇帝在赏赐上是大方,世官世爵封地,都是毫不吝啬。

但是想要得到,却都得拿命拼。

想要像魏忠贤当政时那样混功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魏忠贤滥的官衔荫袭,早就被皇帝除去了。

感叹着在当今皇帝手下做官的艰难,陈奇瑜却丝毫没有畏难情绪。刚刚三十九岁、便半只脚迈入高层官员的他,还没到养老的时候。有足够的精力和野心,建立自己的功业。

张文郁同样也是如此,年前被皇帝列入阉党降职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完了,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弹劾下去。皇帝只是看在他是天启二年进士的身份上,暂时留着他占位。

没想到今年却时来运转,皇帝又看中了他在营造上的能力,让他去规划诸王府,建造园林式新城。

这让他的心中,迸了熊熊野心——

一座新城的建造,怎么说也能在青史上留名。甚至有可能凭此,成为紫阁贤臣。

在这两个多月的忙碌后,张文郁的心思已经完全放在了营造上。

他现在想的不但是建好诸王府,还要建好皇帝所说的大学堂。在这个未来必然聚集很多学子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记。

甚至,他还盯上了吕祥打算建造的明堂,打算像修建三大殿一样,留下自己的名字。

可以说,在经过近一年的调整后,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心立功的官员,能动性已经被调动起来。

但是朱由检此时,仍然还感觉人才不够用。前段时间他想要补充的侍郎,现在都没有补上去。

更别说孙传庭打算设立的陕西都护府,需要一大批既有能力、又忠心的人才。

这让他不由感叹:

“人才难得!”

“忠臣更难得啊!”

“孙传庭既然不畏难,赌上身家性命做这件事。”

“朕又何必疑神疑鬼,给他放权就是。”

心中已决定按孙传庭的设想,给他更大的权力。

不过该有的制衡也要有,朱由检的打算,是在陕西都护府下面分设几个都司。把延绥巡抚、甘肃巡抚、宁夏巡抚管辖的区域,设立独立性比较强的都司管理。

同时要在陕西设立戡乱救灾委员会,在肯定孙传庭决策权的基础上,多任命几个人集体管理。

有了这个决断,朱由检开始在朝堂上推动,在陕西实行戒严。

事实上,这件事在陈奇瑜派人把朱童蒙等延绥官员的奏疏来后,已经在推动了。

朝堂上很多大臣,都知道陕西生了大旱。

他们在表面上不说,心里却相信了皇帝的说法。对皇帝能沟通太祖成祖这件事,从之前的觉得装神弄鬼,转变为将信将疑。

很多人的态度,是儒家传统的“敬鬼神而远之”,既不宣扬这件事,也不直接否认。

对皇帝说的陕西今年有大旱、未来十几年有旱灾,他们都默认了这件事,把它当成事实去应对。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想到陕西的旱灾如此严重。实任陕西巡抚、署理三边总督的孙传庭,竟然认为只有把整个陕西卫所化,才能稳定局面。

这让自诩擅长治理地方的文官,如何愿意接受。他们大多认为孙传庭在走退路,是向国初倒退。

国初是没有办法,才让武将治民。现在文官众多,为何要把治理的权力让出去?

所以很多人开始弹劾孙传庭,甚至有些人认为他包藏祸心,想在陕西自立。

对于这些言论,已经下定决心的朱由检,自然没有理会。

他把陕西戒严的事情,交给了兵部尚书袁可立——

由兵部尚书主持,在中军都督府廷议。

袁可立知道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称得上又一个考验。

如果不能按实际情况做出有利于朝廷的决策,他这个被视为宰相的兵部尚书,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毫无疑问会降低——

以后即使设立枢密院,他也不可能成为枢密使,成为枢辅大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