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天唐锦绣 > 第两千八六章 仁宗之庙(第1页)

第两千八六章 仁宗之庙(第1页)

眼看着妹妹正襟危坐,与自己讨论起历朝历代之贤明君主,李承乾疑惑不解,这又是始皇帝、汉文帝、汉武帝的,就算他再是自信,乃至于自负,哪一个是他能碰瓷的?

所以妹妹你确定不是在嘲讽我?

感受到陛下不善的目光,长乐公主忍不住笑起来:“兄长以为我是在用那几位千古帝王来打击你呢?”

李承乾不苟言笑:“那你是什么意思?”

长乐公主柔声道:“妹妹虽然不敢干政,但有几句肺腑之言却想要进谏于兄长。。。。。。诸如秦皇汉武这样的千古雄主尚且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可见‘人无完人’这句话极其正确,君王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没有谁能完美无

缺。”

李承乾若有所思,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妹妹问一句冒犯之语,兄长认为自己武略比得过汉武帝么?文治比得过汉文帝么?功勋比得过秦始皇么?”

李承乾苦笑:“为何曾说过这样的话?古往今来,若是连偏安一隅的帝王全部算上何止一百?这其中唯有太宗皇帝可与那几位相提并论,我有自知之明,远远不及。

长乐公主终于发出灵魂之问:“可既然那几位皇帝都有着不可弥补之缺点,却又为何能够誉为贤君明主,甚至千古一帝?”

李承乾愕然。

对呀!

汉文帝也就罢了,诸如秦始皇、汉武帝之辈,固然名震寰宇、光耀千古,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皆以“暴君”称之。

既然被称为“暴君”,可见天下百姓、世家门阀对其之愤恨,却又为何不得其博取千秋功业,万古流芳?

深思之后,李承乾给出答案:“因为他们在某一领域做出了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之巨大成就。”

秦皇暴政,天下咸闻。

可那又如何?

其横扫六合、一统八荒,以“郡县制”缔造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车同轨,书同文”,将天下九州捏合在一处同沐华夏文明,自此“九州归一,分久必合”,建筑长城北匈奴,此等功绩谁能抹煞?

汉武暴虐,古今罕有。

即便逼得自己儿子造反,皇后自戕,但其击溃匈奴、凿穿西域,一句“寇可往我亦可往”震古烁今,光芒耀世足以将一切过错掩盖。

有短处,有缺点不要紧,要紧的是将自身之长处发挥至最大!

李承乾扪心自问:我的长处是什么?

功勋不及始皇帝,武略不及汉武、文治不及汉文,更何况还有一个文治武功不逊这几位的太宗皇帝。。。。。。

自己若想青史垂名,凭什么?

长乐公主轻声道:“兄长虽然才具不如上述几位,却也有一样优点是他们所不具备。”

李承乾道:“是什么?”

长乐公主幽幽道:“宽厚、仁和。”

李承乾默然不语。

长乐公主又道:“古往今来,功勋盖世之帝王有之,武略出众之帝王有之,文治无双之帝王亦有之,却从未见‘仁爱天下”之帝王,兄长之年号为“仁和”,若能将此一以贯之,何愁不能名垂青史受后世子孙瞻仰敬佩?”

李承乾想了想,他年崩颓之时,若能由群臣敬上庙号曰“仁”,似乎也不错?

毕竟“仁”之庙号,古往今来,前所未有。

所谓“慈者不掌兵、义者不掌财、仁者不为君”,对于寻常人物来说若得“仁”之一字盖棺定论乃是褒扬,但对于君王来说却未必是好话,且身为帝王,处于天下权力之中心、各方利益之汇聚,想要做到“仁和”之境地,何其难

也?

但假若当真能够做得到,确实算得上震古烁今、前无来者。

踟蹰良久,李承乾道:“此事后再说,让我仔细考量,不过长孙家求到你面前,这份面子我一定给你,稍后让他们自去吏部领取差事,我会知会河间郡王。”

长乐公主犹豫一下:“兄长倒也不必太过在乎我的颜面,你自有全盘考虑,即便回绝长孙家也不当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