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219章 完美人选(第2页)

第1219章 完美人选(第2页)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医生,给制度‘看病’。”他对身旁的村支书说道,“但我们不能只治标,更要治本。”

村支书点点头:“这条路不容易,但总得有人走。”

次日清晨,朱远航便启程前往西南某省。那里的问题最为突出,也是此次督导的重点区域。

抵达县城后,朱远航没有直接去县政府,而是先走访了几户普通村民。他想听听最真实的声音。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拉着他的手说:“我们知道你们是来帮我们的,但我们也怕,怕你们来了又走,那些人还会回来报复我们。”

朱远航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我向你保证,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这种情况再发生。”

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信任。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朱远航带领督导组深入乡镇、村庄,召开数十场座谈会,收集上千份意见书,并对当地政府进行了严厉问责。

最终,在中央的强力介入下,该县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处分。同时,该县也被列入“重点整改对象”,未来三年内不得参与任何国家级治理创新试点项目。

这一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成为“区块链信用体系”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回到青岭后,朱远航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开始着手撰写一本名为《技术治理的边界》的专著,系统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探讨如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守住治理的底线。

这本书后来被中央党校列为领导干部必读书目之一,也成为国内首个关于“技术伦理与治理现代化”议题的权威著作。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已是2020年深秋。青岭的田野上,稻谷又一次丰收,金黄的稻浪在阳光下泛起波光,仿佛也在为这片土地上的改变而欢欣鼓舞。

朱远航依旧坐在老槐树下,手中拿着一本刚刚完成的新书样稿,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知道,这条通往理想治理的道路还很长,但至少,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青岭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2020年冬,青岭的气温骤降,寒风裹挟着细雪飘落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枝头积了薄薄一层白霜,仿佛岁月悄然覆盖的痕迹。朱远航站在研究院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手中握着一份刚从中央办公厅转来的文件,眉头紧锁。

这份文件是关于“区块链信用体系”在北方某省试点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的通报。当地将信用积分与村民的政治表现挂钩,甚至对部分群众实施“数字监控”,导致多名村民因“思想不积极”被列入“重点观察名单”,影响其子女入学、医疗报销等基本权益。

“我们到底是在推动治理现代化,还是在制造一种新型的控制工具?”朱远航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村支书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你也收到那份通报了吧?”村支书坐下,语气低沉,“这次的问题比以前更严重。”

朱远航点头:“是啊,他们把技术当成了政治工具,这是对我们整个项目的亵渎。”

“现在中央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项调查组,要求我们在三天内提交一份‘区块链信用体系应用边界评估报告’。”村支书递给他一份材料,“里面有几个典型案例,你看看。”

朱远航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越皱越紧。

其中一个案例发生在南方某县,当地村委会通过信用积分系统记录村民是否参加集体学习、是否转发正能量信息,甚至是否在微信群中发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一旦评分低于某个阈值,就会被限制低保申请、子女入学资格,甚至影响到银行贷款审批。

“这不是治理,这是洗脑。”朱远航愤怒地说。

村支书叹了口气:“问题是,这种做法并非个别现象。我们在全国多个试点地区都发现了类似苗头。有些人不是不懂技术,而是太懂了??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技术来强化权力,而不是服务群众。”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朱远航站起身,眼神坚定,“不能再让这套系统继续被滥用下去。”

两人连夜开会,召集研究院核心团队成员,启动“区块链信用体系伦理审查机制深化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很明确:不仅要制定一套更具操作性的技术使用准则,还要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不会被异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