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夫人对于刻薄儿媳的行径嗤之以鼻,冷笑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这苦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已经知道有多苦了,又何必再来折腾别人?”
那一瞬间,贾敏羞愧不已。
从前她也因自己自幼熟读经史而自傲,甚至还因此看不起不读书的二嫂王夫人。
可听了婆婆的话她才猛然醒悟:读书,不止是把书上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够的。
自那以后,她才慢慢把自己从书上学来的东西,在日常处事时践行起来。
虽然结果有好有坏,但她自觉问心无愧,从心理上就觉得畅快。
后来朱老夫人去世,林家内外都交由她来主持打理,没人给她兜底了,她行事才逐渐圆滑了起来。
对于家里的两个姨娘,她一向的态度都是只要对方不惹事,就尽量宽待。
不管怎么说,人家本也是好人家的女儿,若非是家中父兄想巴结林如海,也不会低头给人做小。
两个姨娘也知道主母待他们是真宽厚,并不是假慈悲。
因而,得了贾敏的话之后,两人就高高兴兴结伴而去了。
留在这里虽然能见到老爷,却要站着伺候人,哪有他们姐妹一起叫些酒菜,自在喝一杯来得快活?
吃过了月饼,贾敏就让人上酒菜。
林如海亲手给妻子斟了一杯酒,答谢她日常的辛苦。
“这一杯敬太太。学生公务繁忙,家里内外都靠太太苦心操持,这才免却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贾敏也举杯,笑道:“那我也借花献佛,敬老爷一杯。若无老爷在外呕心沥血,哪有咱们家的安稳富贵?”
夫妻二人碰了个杯,相视一笑,各自一饮而尽。
饮过酒之后,林如海便把今日刘成打听来的事说了出来。末了问黛玉:“玉儿,你觉得如何?”
林黛玉反应极快,几乎是转瞬之间,就明白父亲为何要让刘成持续关注后续了。
她也不怯场,直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若是高大人驱赶盐商之事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那就必然是高大人故意让人传出来的。那他的为人,就肯定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古板孤僻。”
一个真正迂腐古板的人,就算不受盐商的贿赂,也不会直接破口大骂着把人赶出去。
因为这些人要脸,是舍不得破坏自己孤傲君子的形象的。
林如海满意地点了点头,就听贾敏问:“若是没传出去呢?”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鼓励看向女儿,示意林黛玉接着说。
林黛玉前世就和徐茂行讨论惯了这些事,此时也毫不怯场,直言道:“若是没传出去,就说明高大人对府中下人的掌控力极高,又怎么会偏偏有一个人特意说漏了嘴,让爹爹知道呢?”
贾敏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虽然从前少接触外面的事,但和别家的太太交往时,某些道理却是相通的。
她微微垂眸思索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你们的意思是说,他害怕了?”
不让别人知晓,却又偏偏漏了破绽给林如海,除了“投诚”之外,她实在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缘由。
林如海道:“一切都尚无定论,知道外面有无风声吧。”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高宏假意接着他向圣人投诚,其实却是给老圣人做暗子。
顺着这个思路过去,徐甘虽然看似相信了他如今已倒向圣人,心中对他却未必没有防备,只是表面上不显露罢了。
临阵跳反,就是这一点不好。可林如海也顾不得许多了,若是再不跳反,必然会重蹈覆辙。
他又如何忍心让女儿再次品尝丧父丧母之痛?
第164章高宏
大约又过了七八天,刘成跑遍了扬州城各处消息集散地,却没有听到半点关于巡盐御史高大人家里传出的八卦。
可是他再和那个透露给他消息的管事喝酒时,对方还会不经一般给他说些高家的事。
于是,林如海陆陆续续知道,高大人家有一妻两妾,其中有个小妾是他姑姑家的表妹,不是正出,小了他二十岁。
因他对这表妹颇为宠爱,惹了高家太太沈氏的眼。
一开始,林如海也没把这种家长里短的八卦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刘成禀报的时候说了一句:那小妾姓于,和当今皇后娘娘是出了五服的本家。
等林如海还把这些告诉女儿,林黛玉忍不住吐槽道:“这未免也太刻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