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刘琰不想听。
好在最后的结果非常喜人。
曹操接受了刘备的条件,推行部分新政,当然,对一众臣子理由是‘师其长技以制其’,明面上是合作,暗地里还是不服,时刻准备再给对方重重一击——
如果没有第三层的话。
至少曹操很清楚,这只是给对方做嫁衣而已,等刘备修养生息结束,收复江东蜀地,势必要向北方进发的。
那毕竟是刘家子孙,自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何曾有过偏安一隅之人!
不过,谁又能说,他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呢?
人总是需要一点点幻想的,对吧。
心里到底如何想的,连曹操自己都已经说不清楚,但他的确已经开始改革,而这也不是件易事。
权力终究要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大多数时候,统治者都只是自己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无法违逆自己的利益集团,否则必然会迎来失败的下场。
幸运的是,曹操虽然与世家有所合作,但他的力量更多来源于手中的军队,而这些人不仅不介意改革,反而愿意给予更多的支持。
至于世家与朝中官吏,这倒是有不少反对的,可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明面上反对实际上思考怎么投降,如何带路的,消极抵抗和摆烂的,看透这就是一场py交易输定的,和做梦觉着说不定能成的混杂在一起。
这么多人,战斗力不能说没有,但如此散兵对抗上曹操,着实有些不够看。
总之,在曹操和臣属的努力下,朝堂相府上下忽然都相信起来,他们可以通过窃取对方的力量来充实自己,并积极的派来了大量士人学子与官中匠人进学。
至于来的学子们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他们看起来倒是极为热衷学习。
而有些人的学习方向也很有意思。
襄阳城内的一处闾里,身穿蓝袍,头扎纶巾的吴仲总算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快步上前,大声询问道:
“宜之!今日不是要去棉纺厂吗?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字宜之,真名于立的青年似乎有些木讷,听到有人呼唤自己,还是慢悠悠的转头看过去,确定来人后,才认真的回道:
“不是还有一个时辰才去吗?我先过来看看这处闾里,真的好多不同!”
不同?
吴仲挑了挑眉,环顾起来周围。
如今的襄阳城很缺人,到处都缺,那些工厂如同吞噬人的怪物,将人全部吸引进去,闾里的丁口与老人都跑去做工,于是除工厂外,到处都静悄悄的,即便是闾里也见不到个人影。
但于立面前的这里不是。
这里不仅有人,还有一家小店。
闾里,用现代人的理解方式来说,其实就是‘居民小区’。
不过和现代居民楼下必有小卖部,百米之内必有超市,数公里内就能找到大型商超的居民小区不同,闾里只有一户一户的居民,没有任何售卖货品的店铺,这应该集中在市坊里,便于管理,也便于收税。
战乱让吴仲走了不少地方,他见识够多,无论南北,无论大城小城,闾里都是这个样子。
可襄阳城不是。
他略有些疑惑的打量着这家‘官允自营百货店’。
说是百货,实际上只有一间普通木房,占地极小,旁边有锅炉在烧着热水,木房里面也只堆着米面粮油,酱醋盐,针线碎布之类百姓日常所需的商品,门前有用数算符号标注的价格,和市坊没什么区别。
方便民生的小店而已,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吴仲不解的问道:
“只是家杂货小店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不一样,伯良。”
于立摇了摇头,他指着这看起来不到二十个平方,逼仄到只能容纳一两个人在里面转身的的商铺,眼神放光,手舞足蹈的开口:
“你看那些货物,旁的不说,仅仅是粮——磨了壳的糙米,臼了两道的精米,粉好的麦粉,还有豆粟……这哪里是一处地就能供应上的?就算是供,又岂会看得上这么家小店?更不要说那些油酱针线了,这一家店,背后是有上万人在的啊!”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