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满衣比郁向文小一轮,但看问题的角度却比他成熟。比起情绪化的郁向文,她显然要冷静太多。
就是因为郁向文情绪外露,所以才会被他人利用,过了那么久一点证据都抓不到。
她心想,起码他知道的挺多。
被嫌弃的郁向文听她这么说,更难过了。顾荃的外孙他等人家锒铛入狱了他才找到,他的孙子不会也是这种下场吧?
江满衣:“……”
幸好夏渔过来了,她不用再跟笨人说话。
夏渔是带着目的来的,她转向知情人郁向文,趴在门框上问:“郁爷爷,你能说说当年的事情吗?”
郁向文:“当年的事情?”
“就是你为什么会入狱,是谁陷害你和顾荃的事情。最好按照时间顺序来,我好整理。”
郁向文看向江满衣,用眼神询问是她的授意吗?后者轻轻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你还小,知道的太多对你不是好事。”
“但是他们牺牲的时候跟我差不多大,甘遂22岁,原扬21岁。他们知道的不会比我少,他们能知道的我也能知道。”
“他们不知道这些。”
夏渔从善如流地改口:“你们别担心,我死不了的,大胆地把事情都告诉我吧。你们要学会发展新的同伴,人多力量大。”
有道理。郁向文再次看向江满衣。
江满衣:“……她想知道就告诉她吧。”
都七老八十了,怎么一点主见有没有,当初是怎么当上的公安局局长?
郁向文组织了语言:“说来话长……”
*
和平市当年比较和平,升职几乎靠的是资历。他赶上了好时候,领导全部升职,他40多岁就当上了局长。
当时他以为他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没想到是到头了。
现在想想一切都有迹可循。他的工作和业务能力比不过其他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他?
他以为是组织和上级信任他。
但他觉得自己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因为他能力不足,没有管理好和平市,导致和平市的治安开始变得差劲。
一开始有几个人失踪,慢慢的出现多起杀人案件,地下赌场兴起,有人公然宣传读书无用论,诱骗无知的群众下海。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时,顾荃被调来和平市当市长。
顾荃个子不高,一米七五左右,那个年代标准的三七分发型,戴着眼镜,有一股浓浓的书生气质,文质彬彬。
顾荃在来之前调查过和平市,印象里的和平市民风淳朴、群众怡然自乐。可来到这里后,他看到的却是暴风雨前的阴沉,乌云笼罩着整座城市。
但他很乐观。他有丰富的治理城市的经验,再顽固不化的村子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他找到郁向文,多个部门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会议的中心主题就是如何改造和平市:改善治安的同时发展和平市的经济,让和平市在时代的浪潮中力争上游,他觉得靠江靠河的和平市有这个潜力。
首先就要完善和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市民的幸福指数。
一群人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年,最后以郁向文贪污腐败、收受贿赂告终。
横跨和平江的大桥塌过几次,一些基础设施是豆腐渣工程,有人在其中偷工减料。
顾荃不相信是郁向文,后者的为人他一清二楚,郁向文做不出来那种事。他在为郁向文奔走的时候,郁向文认罪了。
郁向文至今记得自己被带去看守所时,顾荃那失望到极致的眼神。
他知道顾荃失望的不是他贪污受贿——因为他没有做过这种事,顾荃失望的是他就那么屈服于幕后黑手。
可是他的家人都在那些人的手上,尤其是他的老母,她独自一人辛辛苦苦扶养他长大,这么多年没享过福,他不想她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受苦。
郁向文的情况不算特别严重,而且疑点较多,所以检察方力图搜集更加完整的证据。
在看守所的日子不算很难熬,虽然看守所里的犯罪嫌疑人大部分都认识他,知道他是曾经的公安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