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风流教师Z > 第10章 旁听(第3页)

第10章 旁听(第3页)

“呵,这门把手学问可大着呢!”孙博闻看着我骄傲地一笑,像打了胜仗的公鸡一般,说道:“这门把手可以涂上强力万能胶,让你不能松手;也可以擤鼻涕抹上去,恶心死你,所以如果门是关着的,千万不要用手推,最好就是用这把伞。”孙博闻说着又举了举手中的大伞。

“哦,原来有这么多的玄妙啊!”我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听得非常认真专注。

“还有,推开门后不要急于进去,你看。”孙博闻说完就用手中的伞缓缓推开教室的门。

“砰”的一声巨响,门上方掉下一个空的花盆,砸在地上,碎了。

教室里面响起一片尖叫声和起哄声:“唉,孙老师也太厉害了。”

“靠,又让老孙给躲过去了。”

孙博闻并不理会学生的哄闹,转头笑眯眯地看着我说道:“总之,记住一句话,教室如战场,而且是布满地雷的战场,得万分小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像小平同志说的,要摸着石头过河。”

我抹了抹额头的冷汗,现在的学生还真是残忍,真的是要把老师往死里整,要是刚才换作是我推门进去,那还不得被花盆砸个正着,那得流多少血啊?

“好了,进去吧!”孙博闻整了整领带,走了进去。

我快速从后门进去,只见满地碎纸,一片狼籍。一个男生趴在桌上看小说,两个农村声在用一把小剪刀对着镜子修剪头发,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生正对着桌上的镜子挤青春痘,好几个人趴在桌子上睡觉,一个男生转过头在后面睡着了的男生脸上用黑色油性笔画了个大花脸,在额头上画了一个“王”字,在嘴巴两边画了几撇胡子,一个非常胖的女生正捧着一个大大的油饼旁若无人地大口咬着,然后又拿起桌上的可乐喝一大口,总之整间教室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就是没有人在看课本。

孙博闻对这一切视若无睹,走上讲台,把课本和讲义放在讲台上,扫视一全班一眼,大声地说道:“上课。”

众人懒洋洋地站起身,好像是没有骨头一样,软绵绵的,乱七八糟地喊道:“老师好!”声音有长有短,此起彼落,有人喊得简短有力,有人拖长声音,有人大声吼叫震耳欲聋,有人软绵细长宛如太监,而那些睡觉的学生依然趴在桌上睡觉,管你上课下课,我就是不动。

好没等孙博闻喊“坐下”,一些学生早已主动地坐了下来,然后又开始干自己的事了。

孙博闻叫道:“莫绵润,不要再吃油饼和可乐了,否则会更胖;刘智胜,把你的电脑收起来,否则上缴国库;雷京玲,把你的化妆品放好,现在化得再漂亮也没人看……”孙博闻一连点了十几个人大麻子,语速极快,好像打机关枪一样。

那些被点名的学生都连忙收起自己的事情,从抽屉里拿出课本,正襟端坐起来。

“我们今天上第十一课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大家打开课本六十七页,李白是唐朝时候最伟大的诗人,相信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了,我就不再介绍了。”孙博闻说道。

“老师,李白是谁?我们不熟悉,你还是介绍一下嘛。”一个高大的男同学站了起来说道。

我靠,李白都不知道是谁,这个小子白读书了吧!从小学时候我们就学李白的《静夜思》,国中、高中都有李白的大量诗词,这个学生很明显是在捣乱。

“还有谁不知道李白的?”孙博闻问道。

“我。”

“我也不知道。”

举手的同学非常踊跃,一下子有七、八只手举了起来,有的同学甚至两只手都举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哇,原来有这么多同学不知道啊!那好,卢显同学,现在就给你一个任务,今天放学后回家去查查李白的资料,明天上课的时候我再提问,如果你都还不清楚李白是谁的话,你就抄写十遍这篇诗歌,还有你要把查找到的资料告诉这些举了手的同学们,如果我提问他们有一个回答不上来的话,你也要抄写十遍。”孙博闻不慌不忙地应付这些捣乱分子,驾轻就熟,有条不紊。

第一个站起来的高大学生,也就是卢显一下子如霜打的茄子——蔫了,无趣地坐下了,其他举了手的同学也忙不迭地把手放下。

“哈哈……”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大声地哄笑起来,声震屋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不愧是老手,一下子就把捣乱灭于无形,我不禁对这个古板而又严谨的孙博闻心生敬佩。

“讲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朗读的时候要把握诗人感情的变化,读出感情,读准节奏,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预备读。”孙博闻拿起课本,先起了一个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芒信难求……”学生开始有节奏地朗读起来。

学生读完后,孙博闻做了一个短评,指出哪些地方读错了,哪些地方该怎么停顿,然后开始讲课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是代表作之一,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融合优美离奇的神话传说、强烈的夸张与高度的想像等艺术手法于一炉,创造了离奇瑰美的意境。”

孙博闻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又开始忙开了,挤青春痘的又低着头开始在脸上攻城掠地,吃油饼的女生低着头开始大口嚼油饼喝可乐,看小说的学生把课本打开竖在桌子上,然后把小说也竖立起来,由于课本比较大,把小说完全遮住了,孙博闻并不能发现。

“诗歌一开始就以瀛洲仙山为楔子和陪衬,令人对天姥产生亲近和向往之情。接着诗人又以极度夸张的语言描写了天姥山的奇岸伟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透过如此的夸张状写,从而使天姥山变成了超现实的独特艺术形象,为其后的梦游渲染了气氛。第二段这的梦游,由传说和神话故事加上诗人惊人的想像力而横,特别是‘天鸡啼鸣’、‘熊咆龙吟’、‘洞天石扉’、‘金银台’、‘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白鹿’等神话传说和惊人想像的结合,妙不可言。夸张、想像和神话传说水乳交融,使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倜傥潇洒、傲岸不羁,增强了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句式参差错落,语言抑扬顿挫,富于音乐节奏感。全诗句式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九言,风、骚、骈、赋、散各体俱备,运用自如,变化多姿,不拘一格。这首诗的用韵也颇讲究,全诗所用十二韵,音韵平仄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更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孙博闻讲得唾沫横飞,手舞足蹈,渐渐进入状态,摇头晃脑,不时地拍桌叫好。

“说实话,孙博闻讲课确实有一套,特别投入,很有激情,分析课文条理清晰明确,让人一听就懂,设置问题也很巧妙。百年名校就是百年名校,在这里当老师的都有几把刷子。”我心里由衷地感慨道。

有我旁听,孙博闻使尽浑身解数,务必要保证老师的尊严,不能让同事小瞧,可是认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不时地还有学生捣乱,但是孙博闻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

我心中无限感叹,一堂普通的二年级主课就闹得这样天翻地覆,何况是被称为“死亡班级”的二年九班?那该是怎样的乱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时也为明天感到担心,那会是如何的情况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