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均点头称是。
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是极。”
宝玉道:“既这样,咱们就往稻香村去。”
李纨道:“都是你忙。今日不过商议了,等我再请。”
探春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俗了又不好,忒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诗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
宝玉与众人都说好。
说闭,大家又说了一回闲话儿,各自散去。不在话下。
闲言少叙,一日正是李纫做东道,诗社聚会稻花村,胜者有奖,输者受罚。
且说宝玉接书,便从怡红院一径踱来。
径自步出轩中,不觉天色渐晚,仰见一轮皓月万里无云,春光正皎,走过几幢楼阁,但觉清风飒飒、暗香浮云,心中感叹:“冬去几时,忽尔春来矣,人生几何,须要及时行乐。”
转过山怀,稻香村黄泥院墙中,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宝玉且走且叹,啧啧称奇,真叫“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得屋来,见得灯烛辉煌。
探春、黛玉、迎春、宝钗等,也都往那里来。
一则赏诗,二则便于会面。
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馀者皆不过十七八岁,大半同年异月,连他们自己也不能记清谁长谁幼;不过是“姐”“妹”“兄”“弟”四个字,随便混叫。
进入房中,不免推让一回,大家归坐,就听李纨出题限韵。
薛蟠之妾香菱却上前,斟上茶来,又领着老婆子、丫鬟们洒扫庭除,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
原来李纨寡居多年,陪房的丫头早打发散了。
掌社做东,比不得往日,平时又素不理俗务,正愁人手缺乏。
这香菱正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不敢十分罗唆宝钗,又欲远避只知斗鸡走马、寻花问柳的薛蟠,近日便在李纫处帮忙,满心满意就近学诗,正得两便。
只听李纨道:“我就出题,迎春限韵,惜春监场。方才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很好,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呢?”
说罢,迎春等便依令限韵出题。
侍书一样预备下四分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
独黛玉或抚弄梧桐,或看景致,或又和丫鬟们嘲笑。
迎春又命丫鬟点了一枝梦甜香。
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受罚。
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己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
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
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
宝玉急得抓耳挠腮,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她们都有了。”
黛玉道:“你别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