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校掏出一个小本记录着程子介交代的事务,然后召集了云庆方阵一角的三十二名官兵,尊敬而又谨慎地和骆中校挑出的那两名军人打过招呼,率领他们一齐向程子介敬礼,然后列队走向地下指挥中心。
程子介注视着冯少校与两名临时安排的协助者交谈着离去,转向剩下那几名军官:“你们以前谁是负责后勤的?”
并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
邱中校本想抢答,但刚刚张嘴,却又缩了回去。
程子介马上明白了原因,果然,刘上校马上有些尴尬地解释道:“他在队伍里面。但是他……现在不适合再担任职务。”
刘上校没有明说,但程子介知道为什么不适合。
——必然因为是那个人作恶多端,血债累累。
既然如此,他也不必现在追究具体是哪个人,转向邱中校:“现在没有新兵训练的工作。邱中校,你来负责后勤吧。老骆,挑两个人,协助骆中校的工作,首先去看看能不能开启地下中心的发电机组,恢复基地供电。如果不行,我叫我们那边的人远程指导,或者下一趟带几个人来。然后是供水。你们这几千人,这段时间都没有稳定的用水来源吧?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报告,我再想办法解决。”
现在的环境下,这是些麻烦繁重的工作。
但邱中校喜出望外,连连答应。
片刻之后,他带着一百名炊事兵等后勤人员,满脸堆笑地巴结着那两名协助他的士官离去。
日影短了又长,风起了又停。
程子介安排完那些非军事工作,然后开始真正地改编主要的战斗力量。
这真是一项复杂而且困难的任务。
“……上尉王鑫骅,晋升为少校军衔,担任第二机步营营长。中尉莫齐辉,晋升为上尉军衔,指挥第二机步营二连……”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全黑。
但这座军事基地终于又一次灯火通明。
虽然中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终,电力还是恢复了运转。
光是这些明亮的灯光,就足够让这座基地面目一新。
而且,这些灯光代表着希望,让云庆的士兵们精神为之一振,脸上浮现出希望的表情。
如同程子介估计的一样,云庆那些非战斗单位的人还好,战斗单位的指挥官则大多不再适合继续担任职务了。
结果就是,战斗部队的基层军官出现了缺口。
程子介不得不临时为十余名海源野战军的官兵授衔或者晋升,才能保证每个战斗单位都有指挥官。
现在总算是确定了部队的框架。
当程子介并没有将队伍彻底打散重编,而是保留了云庆独立旅原本的大致结构。
毕竟大战在即,重新编制的部队要恢复战斗力,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严格的训练。
不过他也合并了一些编制不足的战斗单位,从步兵班到机步营。
也创建了一些新的战斗单位,尤其是炮兵。
经过这些日子的战斗,程子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正规军队的炮火。
空中轰炸威力更大,但有现在这个世界诸多限制,而且条件苛刻,持续性也不足。
只有炮兵,才是随时随地能持续发挥作用的重火力。
刘上校原本的炮兵火力只能说聊胜于无。
虽然基地中储备了不计其数的自行火炮和拖曳式重炮,但他却用不上。
现在骆中校带来的人员当中,则有三分之一是专业炮兵。
补充一些云庆部队原来的炮兵,以及其他一些素质比较好的人员,已经足够程子介建立一个炮兵营了。
——其实人员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但现在炮兵们不需要考虑转移问题,只需要就地建立炮兵阵地。
也不需要考虑弹药供给,因为弹药库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