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沐英再次返回金陵的时候,张无忌收到的就是捷报了。
原来泰州打下来了,他已押着守将严再兴以下九十四名军官,五千士卒,一百六十匹战马,四十艘战船回到了下江口。
张无忌说:“打得好,怎么样?我说的准不准?”
沐英说:“徐将军说殿下料事如神。我回来报捷时,我军已攻克兴化,正向高邮挺进。”
张无忌目视李善长,没马上表态。
李善长觉得应当小心,他担心徐将军进军过快,有孤军深入之险。
“正是。”张无忌命令沐英马上返回,传他命令,命冯国用所部节制高邮诸军,让徐达火速回兵,去围攻淮安、濠州和泗州。
沐英答应一声,问:“还是马不停蹄往回赶吗?这回总得见我娘一面呀。”
张无忌说:“军令如山,以后有的是机会。”
沐英明显不高兴,含泪下殿。他甚至怪张无忌过于没有人情味了,可又不敢违拗。
其实这几天张无忌一直在策划攻取濠州,并且想率师亲征。
他征询李善长的意见,现在他是王了,一举一动常受李善长的左右,倒不如以前那么自由了。
李善长笑道:“我知道,濠州是殿下举事的地方,只是濠州并非关系大局之战,宰鸡焉用牛刀?”这是委婉的反对之词。
张无忌声辩,不但家在濠州,起事也在濠州,把家乡都丢了,这不是有国而无家吗?心里总是失望。
李善长主张采用兵不血刃的法子。
张无忌忽然想到:李善长有个熟人是濠州守将不受张士诚重用,李善长莫非要劝降他?
李善长的朋友叫李济,不止是熟人,还与李善长是同乡、同宗,他决定写封劝降信试试看。
张无忌当然希望不战而胜,他不愿看到故乡遭兵燹涂炭。
李善长更关切的是高邮方面的战事。
对张士诚作战并非易如反掌,明军虽然攻克了泰州,占了宜兴,但张士诚屡屡出击,袭扰张无忌的后方,使他不得不分兵拒敌。
上个月张士诚又以数百艘兵舰载大军出君山、马驮沙,意欲攻打张无忌的江阴,这是张无忌东南方门户,不容有失。
张无忌闻讯,曾亲自督率水陆之师援救江阴,到达镇江时,张士诚军已焚烧了瓜州,并且抢掠西津后退走。
张无忌一面命康茂才率水军出大江追击,又别遣一军埋伏在江阴山麓,结果大胜,仅康茂才部就俘敌五千,将校四百,得舟船四百多艘,令张士诚元气大伤。
令张无忌不放心的倒是围困高邮的冯国胜,他总是报告好消息,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自恃有别于其他将领,是少有的文韬武略兼备的人,为此而骄敌,这越发使张无忌不放心。
果然,他偏偏久攻高邮不下,见到康茂才告捷,他更加立功心切了。
正巧这时,有人给他送来了“馅饼”。
冯国胜正在与偏将们议事,有小校来报:“高邮城里派人来了,要见冯将军。”
冯国胜对部将们说:“徐将军去援宜兴,各位要加紧攻城,不要等徐将军回师的时候我们还在高邮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