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我的1999 > 第1177章 拎不清谁是大小王(第5页)

第1177章 拎不清谁是大小王(第5页)

徐良心里做了一下预估,中美两国市场虽然在半年的时间里销售了一百万部手机,但随着是能手机的概念不断被接受,销量还会迅提高。

四大区域市场同时开售,情况理想的话,两百万部手机在三四个月时间内就能销售一空。

新的生产订单,从下单备货采购到出厂需要三个月时间。

貌似感觉可以零库存,但昆仑手机目前根本没有建立打通销售渠道和供应商之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属于人工预测。

这就跟拨算盘计算原子弹研制数据一样,注定充满了艰辛和曲折。

雷俊提议追加1万部手机生产新订单,属于相当老成的建议,大概率能实现新老订单生产和市场销售之间的无缝衔接。

“追加一百万部,你确定能在k2上市之前全部销售出去?”

“徐总,按行业内标准划分,手机产品上市销售到停产有四个阶段。

最开始是导入期,供应链要配合手机厂商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导入,小批量集中在一家工厂生产,以控制质量和度,快导入市场。

进入成长期后,面对市场份额的剧增,需要启用两家及以上工厂的产能,应对主要市场的需求。

接着是成熟期,为应对全球市场,需启用全球各个区域的工厂,平衡供应链成本和效益。

等到了衰退期,则需要及时收缩产能,保留一家工厂,新产品几乎不生产了,更多是维护件、备件的生产,做好完全退出市场的准备。”

徐良轻轻点头,供应链这门学问深得很,拍脑门下订单生产是要不得的。

要科学生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熟以后,还可以引入这两项技术来优化供应链管理。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可以体现一款手机在市场周期内出货量走势,缓缓爬上峰顶,再缓缓下坡。

为什么苹果手机总是被黄牛拿来炒作?就是因为产品导入期到成长期之间出现了产能衔接的问题。

为什么不直接备货1万部、一亿部,留在仓库里慢慢卖?

则是因为新款手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扑街,要根据导入期的销售调整生产策略,精细化生产。

另外一次性生产太多,太耗费资金,资本利用率没有达到最优,出现了大量库存就只能降价甩卖了,旧品少赚钱的同时还会冲击新品销量。

昆仑手机也是没什么市场经验,包括进入华夏市场都是陌生的,更遑论欧美了,出现产能不足问题是非常正常的。

雷俊介绍道:“我们现在就介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但我们在海外没有工厂,同时手机销量增长也没放缓,放缓后就是成熟期了,我预计成熟期应该会在明年上半年。

等到昆仑k2布以后,昆仑k1会进入衰退期,再销售一年半载时间就完全退出市场。”

徐良微微颔,“老雷,成长很快啊,看来最近是下了苦功夫的。”

雷俊笑了笑,继续道,“我最近考察了比亚迪手机代工厂,建议把追加的1万手机新订单给这家企业。

他们去年取得了过5亿的营收,业务做的相当不错,正好给富土康施加点压力,办事一点都不积极。”

比亚蒂电子现在已经展的很不错了,前段时间还从比亚蒂集团分拆出来,单独去香江上市。

但富土康对这个迅壮大的竞争对手恨之入骨,迅在华夏法院向他们起诉讼,摆明是想阻挠比亚蒂电子上市。

这一招,颇有点像台电对付华芯的手段。

不过,王传符可不是张忠谋,没那么好对付。

“可以,昆仑的订单就给比亚蒂,而且以后也可以考虑着重跟比亚蒂合作。”徐良一锤定音。

他持有比亚蒂19。5%的股权,没道理不支持自己人。

而且比亚蒂在后世可是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厂,也是华为、小米的主要合作方。

能力肯定没问题。

而且富士康郭老板也不知道是被黑志玲吸干了精气神,还是怎么回事?

吃着内地的饭,砸着内地的碗。

拎不清谁是大小王。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