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 > 8090(第18页)

8090(第18页)

“……”虞煜无语,这么鬼才的办法卫衍都能想得出来,看来自己立誓这个事情对他造成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既然不能登基,我们还是继续讨论纳妾的事情吧,正好栾家的小娘子应该还在门外。”卫衍冷静了一下,自然也知道自己的方法不得行,太子能承天所佑,保不准其中还多有祖宗的护持,怎么能对祂们出尔反尔呢,国事不成就先紧家事吧。

“怎么又绕回到这里了……”虞煜想抱头摆烂,又怕他真把人家小娘子请进来,“我得服丧啊。”

“殿下,服丧者不沾荤腥,我看您平日里吃肉吃得挺欢的,怎么那时就没有服丧的意图了?”见虞煜百般推脱,卫衍再迟钝也看出是他不乐意才想出这么个借口,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不乐意,虞氏后嗣本就极少,嫡系这一代更是只有两人,现今晋王已死,虞雍的嫡支一脉就只剩太子,若是迟迟没有后嗣,也是会让群臣不安的因素。

“……我身体弱,得补补。”见卫衍拆穿自己,虞煜也不羞愧,还以袖掩唇,故作虚弱的咳嗽了几声,配合着他自中箭后就一直病容常存的脸庞,确实有那么几分味道,很能唬一唬初次见面之人,可惜卫衍天天跟着他,对他身体情况的了解比他自己都要清楚,自然不会被他拙劣的演技哄骗。

“殿下,我需要一个理由,可以用来安抚群臣。”

“那就是我对太子妃一往情深吧。”

卫衍沉默,虞煜不语,两人互相对视,最后是卫衍败下阵来,留了一句,“臣知道了。”就转而继续讨论太子府搬迁的事宜,搞得虞煜摸头不着脑的整场商议不在状态,最后完全根据卫衍的安排定下了搬迁的事情。

他到底知道了什么?

看着卫衍拿着最后决定的文书离去,虞煜满头问号,但想到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人拿此事来烦他,也就不去深究了。

在卫衍的安排下,栾家送女儿入太子府的事情果然悄无声息的过去了,虞煜本以为此时到了这里,怎么都该画上记号了,直到几日后一次集议结束,单独留下的姜泽问了他一句话,让他刚刚喝进口的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殿下,您什么时候对我姐姐一往情深了?”

看着姜泽疑惑中带着点愧疚的小眼神,虞煜甚至来不及擦拭唇边的茶水,就想把卫衍抓回来问问,他到底把他们两人的那场对话,传扬给了多少人,还有姜泽,疑惑就疑惑了,这愧疚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小孩子少打听大人的事情。”虞煜试图终结话题,然而姜泽不同意。

“听说您还因此拒绝了锦州各大世家送女入府的请求。”

“你听谁说的,没有的事儿,别道听途说随意传扬坏了人家小娘子的名声。”哪里有个大世家,不是只来了个栾家吗,虞煜头疼了。

“不是道听途说,也没有随意传扬,是他们找上卫大人的时候正好被我听到的。”

“怎么还有这出……”虞煜也没想到后面还有这样的事情,又叮嘱了几句让姜泽不要乱说的话,就让他退下,他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

没想到姜泽转身在离去之时,欲言又止了片刻,还是选择对他说了一段话,让他气得拿文书将他砸了出去。

“殿下,天涯何处无芳草,虽然我姐姐是一个很好的女子,但我劝您还是趁早从苦恋中走出来吧,你们是没有结果的!”

“快滚,不然我就要好好问问你在南安时和百濮女君打了什么赌,让她那么麻溜的就退兵了!”虞煜被他气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一边扔文书砸他一边说道,他和卫衍所说的太子妃只是一个虚无的名号,并没有指向姜泠的意思,卫衍不知道,姜泽这个很清楚他姐姐真实的心意的混小子怎么也不知道啊?

“殿下,真的不会有结果的,唉哟——”被问到软肋的姜泽火速撤离,只是离开的时候依然嘴贱了一句,被飞来的文书击中了脑袋,最后抱着头跑了。

看着姜泽的背影,虞煜摇了摇头,他和百濮女君打赌让对方退兵的事情,回来之时就和自己禀报过了,只是关于打赌的内容含糊略过,虞煜并不怀疑姜泽对大雍的忠诚,所以并没有详细追问,只是书中百濮十数载锲而不舍的入侵,让他有点担忧姜泽的未来。

如果战场上只是刻意调侃激怒的话,那现在又因何姜泽的一个无人得知的赌约而退兵,就显得不太正常了,那位女君,一看就是一个很执着的人。

此后的日子忙碌又平静,在百濮撤离之后,浮翠和南安两郡又重新回到了大雍的版图,值得庆幸的是,此次百濮北上,并没有和百年前那般肆意屠杀和劫掠平民,所以两郡虽被其短暂的占领,倒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从这点也能窥见到一点那位女君的心思,只怕不止在锦州之上。

只可惜带领大军守城的南安郡守邵定言和众多士卒,依旧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

凌得明听闻此消息之后,对着南安郡的方向出神良久,虞煜对此也是百感交集,为此,特意在扶风郡南边的城门之外设下了祭台,并亲自主持了庄重的祭奠仪式,以告慰在百濮一战中战亡者的英灵。

祭奠之后,锦州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此前因瘟疫和割据而不敢随意探亲访友的百姓们也逐渐走动了起来。

广通和古渡这两个经虞煜改造过的城市,也终于呈现在了锦州众人的眼里,尤其是古渡,总让每一个初到这里的人,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走过高耸巍峨的城墙,步入宽敞整洁的街道,在以青石板铺就的主道之侧,还用水泥铺就了诸多平坦道路,就是在大雨倾盆的日子从其上走过,也不会被泥水污了鞋袜。

热闹非凡的市集中,人群熙熙攘攘,不时有身着玄甲的士卒列队走过,步伐铿锵中铁甲映日,让新到这里的人难免有些害怕,却看到周围百姓的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还有胆壮的人高声与士卒们问好,声音在人群中回荡,引得一阵哄笑,士卒们瞬间面红耳赤,却依然保持着严肃的姿态,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人群,轻松与严肃在这里汇集,形成了一种独属这座城池的和谐。

每一个来到古渡的人,在震撼惊叹的同时,也期盼着太子能将这些东西带到他们所在的郡中,让他们也能在这种桃源般的城池里生活。

唯一可惜的是曾经可以通往中原的锦州渡,已经被列为了军事重地,重兵把守之下,人们只能远远的眺望一番,只是一看之下,心中的震撼绝不比刚刚进入古渡城之时小。

只因为此前锦州渡破烂得实在太深入人心,而太子现在将它修建的又实在太好,若非巨川滔滔,他们险些都不敢相信眼前这片筑起了高大城墙和邬堡,犹如一个微缩城池的地方,竟然就是曾经的锦州渡,尽管工事尚未完工,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防御性。

古渡郡的种种美好,通过这些亲临其境的人,开始在百姓间口耳相传,让所有没有去过那里的人,都开始心怀幻想。

就在此时,官府再次下达了学院招生的消息,这让所有对古渡郡心存幻想的人纷纷赶到官府为子女报名,只是到了官府详细了解报名政策之后,他们又有些犹豫了。

因锦州全境的统一,各类人才也都汇集到了虞煜的手中,许多来自民间的有才之人,在优渥报酬和笔墨纸砚无偿使用的吸引之下,都很乐意前往太子所设立的学院之中教书,师资力量的迅速壮大,让虞煜将原本打算押后建设的常规学院给提上了招生的日程。

所以这一次发布的招生计划的学院,除了之前已经发过一次告示而被战事耽搁了的古渡医学院外,还有各郡迅速拾掇出场地的常规书学院,这让报名的人一时进入了选择困难的情况,既想让孩子到古渡郡长长见识,又舍不得就近开设学有所成后还能考试当官的书学院。

在报名登记的这几天里,每日清扫场地的人都会从地上扫出大把掉落的头发,足见选择困难的可怕之处,好在招生结束之时,他们都下定了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