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距离镇海城十五里地的一片谷地。
这里地势平整,绿草如茵,不远处有一条宽阔的大河,河的上游数里之遥有七、八条小河,站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望去,就仿若在天的尽头有雨帘倒流而下,汇流成河,河水奔腾不息的穿流而过,涌入大海。
除了大河之外,谷地三面被群山所环绕,高山密林阻挡了海边的腥热潮湿,故而这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鲜花常开不败,形成了有山有水,有花有树的风水宝地,经常有官宦商贾的女眷来这里踏青游玩。
然而现在这里不见莺莺燕燕,一片森严肃穆的气氛笼罩在这块谷地,此刻到处都是白幡招展,谷地中央矗立起一座足有三丈高的巨大白色帐篷,帐篷大门敞开,里面停放着一具黑漆漆的铁棺,摆放在棺前的灵牌上赫然写着“大海王厦太子萧统之位”这几个大字。
“丞柏大人前来拜祭太子…”远远的传来一声似唱似吟的话语声。
话音未落,山谷那边传来一阵阵车轮滚动声,随后便看见一队车马隆隆驶来,队伍相当的长,声势显得甚为浩大,从一众人举起的牌子来看,确为当朝丞相大人。
这队人马在离帐篷约百步处停了下来,随即,一名有着花白胡须,身着朝服的老者在侍从的搀扶下步下马车,此人正是当朝丞相。
早已等候在一边的南宫修齐立刻上前招呼。
丞相睁大他那双昏沉的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眼南宫修齐,随即拱手道:“这位公子就是护送我朝太子遗体回京的义士吗?”
“正是在下,不过此乃分内之事,不敢称‘义士’二字。”南宫修齐抱拳道。
丞相长叹一声道:“唉,太子乃国之根本,如今太子遇难,真乃我朝之大不幸!”说到这,他面朝大河方向颤声道:“难道这预示着我朝将有大劫吗?”
“大人,该去拜祭太子了。”旁边的侍从提醒道。
“哦,对、对。”说罢,丞相朝南宫修齐拱拱手,朝帐篷那边走去。
丞相一边走一边向路上的人不停打着招呼,原来这里已经满满的坐着两大排人了,他们都是当朝的文武大臣,和丞相一样都是来拜祭太子的。
事实上,从今天清晨太阳一出,这片谷地便陆陆续续有人拜祭,一开始是职位较低的官员,拜祭完之后便在南宫修齐等人早已准备好的桌椅前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着,因为正午过后会有太子入土仪式,这项仪式是整个葬礼的重中之重,一干人等自然不能缺席。
此时已经接近正午,朝中的文武大臣基本上都来得差不多了,南宫修齐他们安排的近百张桌席几乎都坐满了人,从帐篷大门两边一直延伸到近百步开外,中间铺着一道长长的地毯,整个场面是正式而又玄大。
“淑妃娘娘驾到!”山谷那边又传来一声长吟。
南宫修齐心里不由得颤一下,有些不安起来。
说实话,此刻他最怕见到的人就是淑妃,因为他不好意思面对她,当初他信誓旦旦的答应她,一定会把萧统带回来,然而现在带回来的却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这叫他如何面对淑妃?
又怎么向她解释?
然而事到如今,再不想面对也得面对,南宫修齐只得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由于淑妃乃萧统的养母,又是身份尊贵的女眷,不宜在大众场合下抛头露面,所以她的座驾直接行驶到帐篷门口,然后在一群侍女的伺候下步入帐篷内,从头至尾都没看南宫修齐一眼。
不一会,帐篷内便响起淑妃悲恸的痛哭声,闻者莫不动容,南宫修齐更是心里不好受,想进去劝慰,可是众目睽睽之下他能劝慰什么?
要知道,在众人面前,他们可算是第一次见面,不能表现出熟悉的样子。
足足过了有一盏茶的工夫,淑妃的哭声才开始变小,直到变成抽泣,但哭声中所蕴含的悲戚之意却不减反增,让人闻之凄然,就连帐篷外的那些大小官员听在耳里,都不由得的将原本的漠然的神色转成肃穆,微微的摇头叹息。
“娘娘,不要再哭了,小心凤体。”旁边的侍女小声劝说。
“你…你们都出去,我想单独和统儿待一会…”淑妃抽泣的命道。
“是,娘娘!”
一众侍女鱼贯而出并将帐篷的门帘放下,偌大的帐篷内就只剩下淑妃一人,而此时她的抽泣声也渐渐停止了,直至帐篷内再无一丝声音发出,仿若死般寂静。
南宫修齐一直心神不宁的在帐篷外来回踱步,发现里面传不出一点声音时,他心里更加觉得不安,而这个时候他忽然心里一动,暗想:糟糕,淑妃她不会是想不开,在里面…
想到这,南宫修齐差点就要不顾礼仪场合掀开门帘进去,不过理智还是告诉他千万要忍住,事情已经来到最后一步,绝不能感情用事而功亏一篑。
南宫修齐转念准备要其中一个侍女进去看看,就在这个时候,帐篷内传来了淑妃绵软无力的声音:“来、来人…”
淑妃贴身的两名侍女立刻应声挑开门帘进入帐篷,南宫修齐这时也不禁松了口气,转身正欲离开时,却听后面传来脆生生的娇音:“这位公子请留步,娘娘有请!”
南宫修齐讶然的回过头,却见刚才进去那两名侍女此时又出来了,正朝他检衽施礼,做“请”的手势。
“娘娘找我?”
“是的,公子,请!”
没办法,南宫修齐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帐篷。
刚一入内,后面的门帘便悄然掩上,外面的声音顿时被阻隔,偌大的帐篷内一下变得幽暗而寂静,只有灵牌前两根燃烧的蜡烛所发出的摇曳烛光,把里面两个人的身影映射得幽明不定、浮动闪烁,给人极为沉闷压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