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她仔细回想了那晚的经过,总觉得事情颇为蹊跷。
但怀疑归怀疑,在没有证据前,她依然不敢以身犯险。
翌日清晨,大金朝堂之上。
金皇先是赏无忌黄金五百两,作为襄阳大捷的奖励。
之后对各位将领分别论功行赏。
他满面笑容,拿出另外一张捷报,朗声道:“拓跋翰已消灭叛军主力,不日即可凯旋还朝。区区蒙戎,也敢叛乱,真是不自量力。”众臣山呼万岁。
金皇又道:“无忌将军攻克襄阳,捉住敌将云凌雪。此人杀我太子,死在她手中的金兵难以计数,就连法王也在她手下吃了大亏。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才能解朕心头之恨?”
“斩立决,枭首示众。”刑部大臣先发表意见。
那人刚说完,就有人起身发对,道:“斩首太便宜她了,听说云凌雪有倾城倾国之貌,圣上何不先享用一阵再做打算。”
无忌见皇帝眼光闪烁,似是心有所动,忙上前一步,朗声道:“万万不可。
臣以为,圣上应不计前嫌,安抚云凌雪,这才是金国一统天下的大道。”拓跋野律目放凶光,冷冷道:“你可清楚自己说了什么。不要因为区区战功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无忌面不改色,道:“臣一心为了大金,绝无私念。”金皇冷笑道:“那就说说你的道理。”
无忌环顾一圈,躬身道:“此事甚为机密,还请入内堂商议。”“准奏!”
大臣纷纷散去,仅留下拓跋无忌、军师耶律休哥、几位大将和数位重臣。
皇帝取出一堆奏折,扔到无忌身边道:“你看看吧,这些都是参你的折子。”
无忌匆匆扫了几眼,顿时额头上满是冷汗。
奏折不下十封,其中署名均被抹去,看不出文字出自何人。
所奏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私放夏军出城,错失消灭敌军的机会。
其二、觊觎敌将云凌雪的美色,为讨美人欢心不顾金军官兵感受,禁止杀戮。
其三、沽名钓誉,保全襄阳百姓,却不扬我大金国威。
还有人参他念及旧情,放异父同母的兄长一条生路。
这些罪名每一条都足够杀头,数罪并罚连公主都保不了自己。不过皇帝既然让自己亲眼看到这些密奏,已经表明他不会真的降罪。
金皇面色威严:“朕想听听驸马的解释。”
无忌连连叩首,朗声道:“吾皇万岁,若非皇上圣明,末将必将蒙受不白之冤。”
他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襄阳之战,金军虽兵力占优,但夏军却坐拥地利,几番交战之后,我军损失惨重。若最终决战,就算能消灭夏军,金军也将死伤大半,再无南下进攻的能力。
末将用计擒云凌雪,就是想避免金兵的伤亡。此计得逞,金军兵不血刃拿下襄阳,接下来进可攻,退可守,难道不是最佳的结局吗?
杨傲天虽为主帅,但夏军真正的威胁是云凌雪。
她两次在龙城攻破金军,大名府诛杀陈药师,一人率残兵在梁山对抗天魔法王,这样的战绩何人能比。
擒获云凌雪,远胜消灭夏国十万大军,放走城内残兵又何足道哉。
这一切均在我的算计之中,又哪里是贪图美色,损害金国的利益。
至于不曾屠城,一来是被逼立下誓言,二来也是为皇上着想。
将来金国一统天下,江南、江北都是皇上的子民,又何必因为他们暂属夏国徒增杀戮。
我军若屠城,攻打江南时必遭敌人拼死抵抗,加大我军死伤。反而不如以怀柔之策瓦解敌军军心。”
金皇面容稍稍缓和,道:“无忌所说不无道理。如此一来既消灭了我军最大威胁,又轻易拿下襄阳,堪称一场完胜。不过,云凌雪是我金国头号强敌,必须严惩,绝不能饶恕。”
“圣上!”
无忌再次叩首,“皇上是想要一统江山,做天下雄主,还是拘泥个人恩怨,丧失最大的良机?”
“朕当然要一统天下,但这与云凌雪何干。”
“当今天下已成南北对歭之势,唯有夏国才有能力对抗我大金。北方蒙戎和西部的西梁小国都不足为虑。
而云凌雪称得上是夏军之魂。若她能降大金,夏军必遭重创,再无与我大金抗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