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散百姓后,云凌雪与赵晟等人再次召集各位将领,商讨平叛大计。
说是平叛,不如说先是如何自保。
当前复国军仅有五千人,远远不足与叛军抗衡。
正商讨间,有人来报:“有位自称陆寻的书生求见。”
云凌雪喜道:“这位陆先生颇有大儒风范,说不定能帮到我们。”
赵晟赶紧道:“请陆先生过来。”
陆寻跪倒在赵晟身前:“草民陆寻,拜见殿下。”
赵晟上前扶起男子,道:“陆先生协助百姓渡江,实为大功一件。本王万分感激。”
“拯救百姓是云将军的功劳,草民不敢居功。殿下是大夏的希望,小民虽不通军事,但师承张颐张阁老,江南很多州府的官员与我有同学之谊。草民愿为殿下说项,让他们带兵来见。”
赵晟大喜:“原来先生是张阁老门下。有先生帮忙,可抵千军万马。”
他这句话完全是恭维,以大夏皇子的名义,即使没有陆寻说项,各地人马也会归顺。
陆寻道:“不知殿下下一步做何打算?”
“我们正在商议,正好也想听听先生高见。”
陆寻道:“当前我军势弱,暂时不可过于张扬。要先暗中联系大夏旧部,等实力壮大后再大张旗鼓。”
赵晟点了点头:“本王已下决心,不收复盛都,绝不称帝。”
“万万不可!”
陆寻忙道:“当前二帝被俘,大夏群龙无首。殿下必须当此重任。时间长了,像蜀中、南越等地的将领们很可能生出拥兵自立之心。草民建议,只要站稳脚跟,立即昭告天下。”
唐芷柔道:“先生高见,本军师完全赞同。”
赵晟转向唐芷柔:“唐军师,当前最紧要的还是如何攻打叛军。不知军师有何想法?”
唐芷柔道:“我军势单力孤,不可与叛军硬碰。我建议,大军沿运河南下,直取慕容叛军老巢。来一个围魏救赵。”
陆寻道:“据我所知,运河沿线的常州府依然未被攻破。本人愿前去联络。”
唐芷柔道:“如此甚好。当前我们的要务就是尽快补充兵力。其次,需要派人前往江宁和其他尚未失陷的郡府,告诉殿下起兵的消息。”
她皱了皱眉:“但愿江宁守将有精通兵法之人。如果能在金兵到来之前坚壁清野,销毁沿江渡船,那拓跋望的大军就只能望江兴叹。”
一个时辰后,众人结束商议。
大军看似已入绝境,但经过唐芷柔的分析和规划,众人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诸位头领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蛟龙帮的战船保存完好,京口又是运河与长江交界处,大军全部登船,沿着运河浩浩荡荡向杭州方向进发。
杨傲天倚在船舷,双眼看着岸边的景色,不时默默发呆。唐芷柔依偎在他身边,柔声道:“傲天哥哥,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婉宁师妹应该早已回到青城,不知现在怎样?”师妹身怀六甲已有两个多月,可如今战事紧急,自己却无法陪在她的身边。
唐芷柔眉头紧锁:“婉宁姐姐有师娘和玉玑子师叔护着,应该不会有危险。我倒是有些担心唐门。”
“唐门?”
“是啊,我担心蜀中依然有天魔教残匪。如今天下大乱,这些人定会跳将出来。”
傲天急道:“那可如何是好?我们远在江南,鞭长莫及啊。”
唐芷柔冷哼一声:“我唐门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如果我在,定会叫他们有去无回。现在只好靠唐敖哥哥了。”
……
青城派山顶冷冷清清,练武场上空无一人。
自从师娘颜若汐得知玉真子受伤消息之后,几十位俗家弟子已先后出门寻找。
几日前,有弟子飞鸽传书,说师父已经入蜀,正在赶回青城的途中。
信中还说道,师父内伤未愈,每日行程缓慢,请大家勿要担心。
玉玑子告别大嫂,按照信中线路前去迎接,至今已有五日。